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精粉钒渣与碳酸钠混合造球焙烧的方法,在焙烧过程中不仅避免了钒渣焙烧过程中物料的粘结现象,而且无提钒残渣加入,可大幅度提高焙烧炉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减小能耗,减少粉尘对现场环境的污染.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钒渣钠化球团的最佳粒径为5 mm,碳酸钠与精粉钒渣最佳比例为26%,最佳焙烧温度为800℃,最佳焙烧时间为60 min,熟料中钒的转浸率达到94%以上.通过模拟工业多膛炉温度程序焙烧钒渣钠化球团熟料,按照液体中钒收率计算,转浸率达到95%;按照残渣中钒收率计算,转浸率达到92%,均高于传统提钒工艺的钒转浸率.

参考文献

[1] 姬云波;童雄;叶国华.提钒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7(5):10-13,37.
[2] 漆明鉴.从石煤中提钒现状及前景[J].湿法冶金,1999(04):1.
[3] 张德芳.无污染提钒工艺试验研究[J].湖南有色金属,2005(06):16-17.
[4] 彭明福;朱胜友;曾志勇;邓孝伯;唐洪国.多膛炉焙烧转炉钒渣炉料结构的优化[J].钢铁钒钛,1998(04):36.
[5] 王雪松.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技术探讨[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5(1):3-8.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