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为了探明不同强度砂浆界面过渡区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再生骨料表面不同的砂浆强度以及附着率作为变量,配置了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性强度试验以及碳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低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即再生混凝土内部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再生混凝土内部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高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强度几乎相同,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大,但碳化深度有所增大.当使用低强度原生混凝土经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配制高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也就是再生混凝土内部再生骨料与旧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比新砂浆界面过渡区强度低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相差较大,再生骨料表面砂浆的强度以及附着率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

参考文献

[1] 张金喜,张建华,邬长森.再生混凝土性能和孔结构的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6(02):142-147.
[2] 崔正龙,北辻政文,田中礼治.固体废弃物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9(05):1042-1045.
[3] 崔正龙,庄宇,汪振双.再生骨料混凝土干燥收缩裂缝试验[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05):160-163.
[4] 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2003.
[5]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2010.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