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采用臭氧氧化硝酸银制备了高纯AgO超细粉末,利用差热法研究了AgO在不同温度下银的价态变化,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了AgO粉末的物相、形貌以及不同温度加热后粉末中银的价态变化.结果表明,制备的AgO超细粉末属于单斜晶系,AgO粉末呈棒状.AgO超细粉末经过加热后,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且随着加热温度升高,粉末中AgO含量逐渐减少,Ag2O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g含量逐渐增加.当温度高于350℃时,AgO全部分解,46.49%转化为Ag2O,53.51%转化为Ag,至400℃时全部分解成银.XPS高分辨结果表明,不同粉末中氧的结构明显不同,反映出粉末中相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孟凡明 .自动激活锌银储备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4.
[2] David F.Smith;Curtis Brown .Aging in chemically prepared divalent silver oxide electrodes for silver/zinc reserve batteries[J].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01(1):121-127.
[3] Marvin S Antelman .[P].USPatentA,5098582,1992.
[4] 黄汉生.[J].日用化学品科学,1996(02):7.
[5] 吴跃辉;徐丽金.[J].江西化工,2002(03):8.
[6] 杨辉,王可,丁新更,周贯宇,葛曼珍.无机抗菌粉体中银价态与抗菌性能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05):585-588,596.
[7] 肖雪松,周国光,陈康,陆仁杰,张峰.纳米复合氧化高银(Ⅰ、Ⅱ)粉体制备中粒度的影响因素[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5):620-625.
[8] 张钰 .纳米AgO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9] Geoffrey I N Waterhouse;James B Metson;Graham A .[J].Polyhedron,2007,26(13):3310.
[10] 周玉.材料分析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75.
[11] 马如璋;徐祖雄.材料物理现代研究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206.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