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通过对沥青路面内部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机理的分析,建立了热应力平衡方程,并且研究了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ADINA模拟软件对温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的应力和变形变化规律进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在耦合作用下无论是位移还是应力,在面层内均不再是单调均匀变化,而是随温度场的变化出现了波动;并且把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时段描述,得到了温度与应力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面层应力和变形波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位移和应力的变化也是进行防车辙,防疲劳损伤考察的要素,对高等级沥青路面防车辙防疲劳损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建军;郑健龙;钱国平.路面冻胀开裂热-应力耦合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0(7):29-35.
[2] 王文娟;马芹永;吴金荣.不同类型沥青混凝土冻融疲劳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3(11):2385-2388.
[3] 易富;金艳;高健;杨宇婷.耦合和非耦合效应下沥青路面受力对比分析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3):803-807.
[4] 马正军;谈至明;钱晨;邹晓翎.全国范围沥青混凝土路面路表温度的分布特征研究[J].公路,2013(3):1-5.
[5] 陈小燕;刘小文.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2011(12):141-142.
[6] 庄传仪;王林;申爱琴;付建村.沥青路面路表温度预估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0(3):39-43,48.
[7] Young-Chan Suh;Nam-Hyun Cho.Development of a Rutting Performance Model for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based on Test Road and 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 Data[J].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41(1):165-171.
[8] 任德斌;苏博.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99-703.
[9] 易富;梁冰.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模型[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4):597-604.
[10] 贺玉龙;杨立中;杨明.岩体温度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一种量化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1):10-13.
[11] 曹丽萍;谭忆秋;董泽蛟;孙立军.应用玻璃化转变温度评价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J].中国公路学报,2006(2):1-6.
[12] 陈俊;陈景雅;刘云;吴建涛.不同形式荷载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对比分析[J].公路,2013(8):138-144.
[13] 李泽光.狄拉克函数δ(f)的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2012(03):14-16,33.
[14] 邵显智;邵敏华;毕玉峰;孙立军.沥青混合料泊松比的测试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470-1474.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
    0%
  • 2
    0%
  • 3
    0%
  • 4
    0%
  •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