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某钢厂3台烧结机为例,在利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通过余热锅炉进行蒸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冷却机中温段废气用于热风烧结或点火炉助燃空气,烧结机尾烟气用于吸收式制冷,从制冷机出来的废气和冷却机低温段废气用于预热烧结混合料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每年可节约标煤22万t,CO2减排54万t.
参考文献
[1] | 叶匡吾 .我国烧结能耗及节能对策[J].烧结球团,1997,22(05):11-12. |
[2] | 蔡九菊,董辉,杜涛,徐春柏,周节旺,林科.烧结过程余热资源分级回收与梯级利用研究[J].钢铁,2011(04):88-92. |
[3] | 刘文超,蔡九菊,董辉,张琦,齐国超.烧结过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的热力学分析[J].中国冶金,2013(02):15-20. |
[4] | 蔡海军,张忠孝,毕德贵,朱明.烧结余能利用的(火用)分析[J].烧结球团,2012(01):60-64. |
[5] | 王建军,蔡九菊,陈春霞,李广双,张琦.我国钢铁工业余热余能调研报告[J].工业加热,2007(02):1-3. |
[6] | 王政伟,张辉,管泓瑞,官文洪.废气源热泵在烧结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05):80-82. |
[7] | 刘长青.烧结带冷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的思考[J].烧结球团,2008(06):7-10. |
[8] | 李剑,林福生,龚艺杰.提高烧结余热回收利用量的实践[J].烧结球团,2012(02):58-60,66. |
[9] | 王兆鹏,胡晓民.烧结余热回收发电现状及发展趋势[J].烧结球团,2008(01):31-35. |
[10] | 苏亚红.我国烧结余热利用现状分析[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2009(04):40-44. |
[11] | 史宏智,于焰,查哲.烧结余热回收利用途径[J].矿业工程,2012(02):27-30. |
[12] | 徐国群.烧结余热回收利用现状与发展[J].世界钢铁,2009(05):27-31. |
[13] | 陈永国,郭森魁,王华.钢铁企业烧结厂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1(05):43-45. |
[14] | 冀留庆,林学良.烧结机废气余热利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12):16-17. |
[15] | 沈坷,张忠孝,代百乾.烧结余能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研究[J].烧结球团,2010(06):1-4. |
[16] | 胡深亚,潘卫国,姜未汀,王文欢,章玲.烧结工艺余热利用多种技术方案的比较研究[J].上海节能,2010(09):27-30. |
[17] | Chen L;Zheng T;Sun F et al.Performance limits of real absorption refrigerators[J].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2005,78(03):139-144. |
上一张
下一张
上一张
下一张
计量
- 下载量()
- 访问量()
文章评分
- 您的评分:
-
10%
-
20%
-
30%
-
40%
-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