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堂清
,
丁万成
,
曾德春
,
徐长峰
,
闫茂成
,
许进
,
于长坤
,
孙成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doi:10.11902/1005.4537.2014.044
利用微生物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X80管线钢在一种酸性土壤浸出液中的硫酸盐还原菌(SRB)腐蚀电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刚接种到酸性土壤浸出液中的SRB需要重新适应环境,该过程导致细菌数量大幅降低;接菌土壤浸出液中管线钢的开路电位低于灭菌土壤浸出液中的;实验前期活性生物膜对管线钢腐蚀起抑制作用,后期微生物代谢产物促进管线钢的腐蚀;SRB活动改变了金属/溶液的电介质性质,是实验后期促进管线钢腐蚀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
X80管线钢
,
酸性土壤浸出液
,
电化学阻抗谱
尹成先
,
阮林华
,
丁万成
,
兰新哲
,
冯耀荣
,
白真权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02.001
传统的投加液体缓蚀剂防止油井管柱的腐蚀方法存在着增设加药泵、操作不便,高连续加注、用量大,效果差,防护周期短及生产成本大的问题.采用马来酸酐、癸二酸、油酸、二聚酸等原料分别与多胺合成双烷基双环咪唑啉季铵盐,并用静态失重法和高温高压动态模拟试验方法分别对原料进行了优选和缓蚀效率测试.结果表明:二聚酸为最优原料;合成的缓蚀剂基体成分在120 ℃,转速60 r/min,CO2饱和的条件下,添加量为300 mg/L时,缓蚀率达到80.3%.
关键词:
固体缓蚀剂
,
抗高温腐蚀
,
缓蚀效率
,
咪唑啉
,
油井管柱
闫冬雪
,
戢觅之
,
王柯
,
傅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熔融挤出-冷拉伸-微注成型”方法成功制备了可降解型高分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乳酸(PLA)的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其中PBS为基体连续相而PLA为微纤增强相;并从组分黏度比、组分含量比以及拉伸形变比三方面分析讨论了微纤化结构的形成条件.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可降解型高分子原料的黏度比并不在最适宜成纤的范围内,但提高拉伸比以及高的PLA含量都可以增加PLA微纤的数量和长径比.研究发现PLA相部分形成微纤化结构后,由于自身力学性能的提高并且增加了两相间的界面作用,对PBS/PLA复合材料体系有显著增强作用.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分别比纯PBS提高了55%和140%,优于文献报道的几种天然纤维对PBS的增强效果.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
聚乳酸
,
原位成纤
,
黏度比
,
拉伸强度
王艳敏
,
吴迪
,
赵宪明
,
周剑华
钢铁研究学报
对重轨万能轧制法中,使用半万能成品孔和全万能成品孔轧制高精度重轨产品尺寸和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两者轧制高精度重轨进行了实验对比.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采用全万能成品孔轧制60 kg/m高精度重轨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模拟,验证了全万能成品孔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轧制高精度重轨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全万能成品孔.
关键词:
高精度重轨
,
高精度轧制
,
万能轧制
,
成品孔型
王艳敏
,
吴迪
,
赵宪明
,
周剑华
钢铁研究学报
对重轨万能轧制法中,使用半万能成品孔和全万能成品孔轧制高精度重轨产品尺寸和形状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对两者轧制高精度重轨进行了实验对比。并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采用全万能成品孔轧制60 kg/m高精度重轨的变形情况进行了模拟,验证了全万能成品孔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轧制高精度重轨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全万能成品孔。
关键词:
高精度重轨;高精度轧制;万能轧制;成品孔型
项英华
,
王铁钢
钢铁
就鞍钢三炼钢连铸机使用后,扇形段万向轴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种相应的改进措施,做出了安全自保护提高计算.经现场采用后,仅在1台连铸机上使用就可创年效益百余万元,大大缩短了更换扇形段作业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安全自保护功能,使用效果良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关键词:
连铸机
,
扇形段
,
万向轴
,
自保护
谢建丽
,
邓佳杰
,
胡家元
材料保护
十八胺(ODA)高温成膜特性可为燃气机组停机保养过程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压釜模拟350-560℃水汽环境,对燃气机组管材受热面ODA成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条件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DA最佳成膜条件:80mg/L ODA,温度480℃,pH值9.5,恒温时间2h;560℃时形成的膜层也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表明不降温加入ODA进行停机保养也是可行的;所成膜为含ODA的氧化铁层,ODA中N与Fe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十八胺(ODA)
,
成膜特性
,
成膜形态
,
耐蚀性
徐飞海
,
王士斌
,
黄晓楠
,
翁连进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6.003
以静电法通过高压成型装置制备了海藻酸钙-几丁聚糖微胶囊,重点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凝胶化时间、成膜前冲洗液的种类、几丁聚糖溶液的pH值对微囊形态与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甘露醇及直接成膜相比,成膜前采用蒸馏水冲洗胶珠制备出的微囊大小均匀、表面光洁、球形度好;几丁聚糖溶液pH值对微囊形态,甚至膜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应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取适当的pH值,初步探讨了微囊的控制释放性能.
关键词:
微胶囊
,
几丁聚糖
,
海藻酸钠
,
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