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河宽
,
李达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钯(Ⅱ)-DDDP(1,3-双二苯基膦丙烷)催化剂可催化CO/乙烯/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溶剂以及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4个因素中,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该三元共聚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利用1H-NMR、13C-NMR、FT-IR以及FT-激光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CO与烯烃(乙烯或丙烯酸丁酯)呈线性交替排列结构,并对其端基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钯(Ⅱ)催化剂
,
一氧化碳
,
乙烯
,
丙烯酸丁酯
,
三元共聚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熔化自由能法、标准生成自由能法和化学平衡法推导出利用8种类型的三元相图计算活度的公式,覆盖了三元相图的点、线、面全部范围.公式本身没有引进假设和近似.这8种类型的三元相图涵盖了有液相面各种类型的三元相图.本研究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三元相图,该方法也可以推广到三元等温截面相图和三元以上的多元相图.
关键词:
三元相图
,
活度
,
计算
,
熔化自由能法
,
标准生成自由能法
,
化学平衡法
乔恒婷
,
夏茹
,
章于川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10.01.003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马来酸酐(MAn)-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并用其对纳米氮化铝(AlN)粉体进行了表面改性. 通过GPC、FTIR、沉降实验、TGA、接触角以及TEM的分析表明,合成的大分子偶联剂,数均相对分子量在3 000~10 000之间,适于对纳米粉体进行包覆;单体投料摩尔比为1∶ 1∶ 5的MAn-BA-St三元共聚物大分子偶联剂对纳米AlN的改性效果最好,其化学利用率为52.5%,物理利用率为25%;改性后纳米AlN的表面自由能从879 J/m~2降至221 J/m~2,在苯乙烯中分散良好.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
纳米氮化铝
,
不饱和聚酯
,
表面改性
赵泉林
,
李晓刚
,
高瑾
,
叶正芳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10.01.011
三元乙丙橡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光、氧、热和化学介质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老化,使其性能劣化、制品使用寿命缩短.综述了国内外三元乙丙橡胶(EPDM)老化研究的进展,指出了三元乙丙橡胶老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
老化
,
光
,
氧
,
热
伊智
,
刘筱婷
,
张卫军
,
李国军
,
陈海耿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2.019
针对连续加热炉建立了假想面法模型.在计算辐射直接交换面积时,考虑了炉顶压下对炉内传热的影响.以某厂3#加热炉为研究对象,模拟了钢坯加热过程;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的三元模型计算结果相比较,分析传统三元模型误差产生的原因,最后将通过各假想面的热流加入到三元模型的炉气能量平衡方程中,以修正屏蔽段间辐射造成的误差.修正的三元模型与假想面法模型计算结果相差较小,满足精度的要求,因此可以应用到在线跟踪计算中.对于在线运行的三元模型,当燃料量和燃料配比变化较大时,应提前计算生产过程中典型的燃料供给和分配下的各假想面传递的能量,生成数据文件,以便于实时调用.
关键词:
假想面
,
三元模型
,
炉顶压下
杨少华
,
阚洪敏
,
姜成伟
,
邱竹贤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7.04.007
以MgO为原料,电解质为RECl3-KCl-MgCl2,熔盐电解法制取Al-Mg-RE三元合金.通过实验证明,稀土可以由铝的直接还原得到,而镁是由电解还原得到.可制得RE含量为0.8%~1.2%,Mg含量为1%~4%的三元合金,电流效率最高可达到81.3%.电解过程基本上不产生Cl2.
关键词:
氧化镁
,
合金
,
稀土
,
熔盐
李新新
,
段宗荣
,
张娟
,
刘其霞
,
晏雄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10.04.018
本文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基体,利用发泡剂ADC#良好的发泡性能制取发泡复合材料,研究其声学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当发泡剂的含量为1%,热压温度为150℃,热压时间为8min时,声学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
发泡剂
,
吸声系数
,
隔声量
刘淑祺
,
赵世民
,
张启运
金属学报
用热分析法研究了Al-Cu-Ag体系中Al-Al_2Cu-Ag_2Al角的液相限。本体系属共晶类型。三元共晶点的温度为500℃,组成(wt-%)分别是Al(40),Cu(19.3),Ag(40.7)。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