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民
,
朱军
,
陈永楠
,
陈宏
,
丁业立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3.023
目的 研究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还原过程中气体常量对Fe2O3还原过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冷压成形后高温烧结的方式制备Fe2O3试样块,利用射流型常压冷等离子体还原铁基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还原前后的物相,用扫描电镜观察还原前后的微观形貌,讨论了还原过程中气氛的作用和影响.结果 等离子体的还原能力取决于还原气体的成分与含量,其中氮等离子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无法还原Fe2O3,氨气+氮气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能将Fe2O3还原成Fe3O4和金属Fe,还原能力随着氨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还原速率随着氨气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氨气在等离子体中可产生多种还原性物质,如N2H4、H和H2*等,能将Fe2O3还原,且过程表现为过渡还原,即Fe2O3先被还原成Fe3O4,再被还原成金属Fe.结论 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与热效应无法还原Fe2O3,添加氨气后的等离子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活性物质,才能还原金属Fe表面的氧化物.
关键词:
氨气
,
离子体
,
常压
,
低温
,
还原反应
,
氧化铁
,
活性物质
孙芃
腐蚀与防护
户内燃气立管不同程度地经历着腐蚀,对用户生活造成安全隐患,空置楼房中的户内立管特别易发生腐蚀.本工作通过案例探讨户内燃气管道的腐蚀原因及防腐蚀措施.
关键词:
户内燃气立管
,
腐蚀
,
防护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轧件头尾形状;有限元;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喻海良
,
刘相华
,
赵宪明
,
司良英
,
牛海山
,
草场芳昭
钢铁研究学报
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方法和几何模型更新方法模拟了不同立辊孔型下多道次立-平辊轧制过程,对轧后各道次的轧件头尾形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平立辊轧制时,轧件影响深度比采用孔型立辊时小,且轧件尾部出现尖角,而采用孔型立辊时未出现;采用孔型辊时,孔型立辊底部导角大小对轧件头尾形状影响较小,且轧件伸长率比采用平立辊时大.同时,平立辊轧制过程头尾情况与用铅实验值吻合较好,说明了本次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立-平辊轧制
,
轧件头尾形状
,
有限元
,
几何模型更新方法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 通过分析 H 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 H 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 H 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 H 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立辊偏移;头部变形区;有限元模型;轧制力;位移场
冯宪章
,
刘才
,
江光彪
钢铁
在相同来料尺寸和轧制规程的条件下,通过分析H型钢腹板变形区和翼缘变形区的空间几何关系,获得了水平辊和轧件先接触时立辊轴线的偏移量.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立辊偏移前后H型钢轧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立辊轴线偏移时H型钢头部位移场和力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偏移立辊轴线的方法可降低H型钢头部"舌头"的长度,从而降低了切头损失,同时也提高了轧件咬入的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现有万能式H型钢轧机的改造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
立辊偏移
,
头部变形区
,
有限元模型
,
轧制力
,
位移场
吴勇
,
林农
,
李文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13)CN-NMR和IR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剂用量对丙烯腈均相溶液聚合产物立体结构的影响.利用~(13)C-NMR中CH基团的吸收峰和IR上特定吸峰波的强度对聚合物的三元空间立体结构情况进行了定量的表征;同时,利用Radall方程及核磁碳谱的数据计算了聚合物的内消旋结构和外消旋结构的数均序列长度.研究表明,随着AIBN用量的增加,聚合产物中全同立构体的含量增加,内消旋结构的数均序列长度增长.
关键词:
偶氮二异丁腈
,
聚丙烯腈
,
立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