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丽
,
高国林
,
杨超
,
夏吾炯
,
陈晓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5.04.265
在紫外光照射下,安息香发生裂解产生苯甲酰基自由基,与α,α-二芳基烯丙醇的双键发生自由基加成并伴随1,2-芳基迁移,实现了双键的双官能团化;同时该反应为有效合成1,2,4-三芳基-1,4-丁二酮化合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关键词:
紫外光
,
1,2-芳基迁移
,
双官能团化
,
1,2,4-三芳基-1,4-丁二酮
华平
,
喻红梅
,
李建华
,
方略韬
,
戴宝江
,
张海滨
,
朱国华
新型炭材料
采用对甲苯磺酸和可溶性淀粉混合物部分炭化制备新型碳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m(对甲苯磺酸):m(可溶性淀粉)、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催化剂催化合成1,4-丁二醇双琥珀酸二异辛酯的影响,用SEM、XRD、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m(对甲苯磺酸):m(可溶性淀粉)=1.0:2.0、炭化温度200℃、炭化时间8 h的条件下,得到碳基固体酸的催化活性最高,在180℃下反应1.5 h可达到规定的酯化率,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3%以上,另外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碳基固体酸
,
催化剂
,
1,4-丁二醇双琥珀酸二异辛酯
,
酯化
田树旬
低温物理学报
找到了一个能够用矩阵法计算的新序参量,此参量既能给出有限数量格点时一维伊辛模型中存在相变,又能给出无限数量格点时相变消失的结果.利用此序参量求出了一个计算相变点的简洁近似公式.
关键词:
一维伊辛模型
,
相变
,
矩阵法
盛光敏
,
张功庭
,
阎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拉、压循环试验测试了Az31镁合金的包辛格效应(BE),并研究了BE的机制.测试结果表明:压缩预变形后反向拉伸出现明显的BE.而拉伸预变形后反向压缩出现反包辛格效应(RBE);且包辛格效应比反包辛格效应明显.循环拉、压加载过程中的显微组织和晶体取向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出现包辛格效应是由于预压缩时改变晶粒取向与反向拉伸时去孪生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拉伸变形虽然不改变晶粒取向,但使轴比c/a值降低,使反向压缩时发生孪生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反包辛格效应.
关键词:
AZ31镁合金
,
包辛格效应
,
反包辛格效应
,
晶粒取向
涂运冲
,
谢军龙
,
王嘉冰
,
张师帅
,
吴克启
工程热物理学报
在哈密尔顿体系下,提出气体声波传播的一种新的谐振子模型,并引入群论确定气体声波传播过程中的分子振动模式、能级简并.新模型将气动声学声传播问题与分子振动关联起来.由于发展高效的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有利于联系分子的性质来解释声的传播.本文从此出发,用二阶有限差分格式和生成函数法构造的二阶辛格式分别计算一维定态谐振子势场和含时谐振子势场的薛定谔方程,分析了数值解的误差以及传播能量误差.结果表明辛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哈密顿原理
,
薛定谔方程
,
辛几何算法
欧阳昆冰
,
席振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201-1
由于独特的结构和广泛的应用,多取代环辛四烯及其苯并稠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一种钯催化烯基溴化物与芳基溴化物的偶联反应。利用此钯催化的环化自偶联反应,以中等至较好的收率高选择性地从双溴代芳基或烯基化合物合成了多种二苯并[a,e]环辛四烯衍生物。
关键词:
二溴代化合物
,
环辛四烯
,
二苯并a,e环辛四烯
,
1,3-丁二烯
,
自偶联反应
,
钯催化剂
李连贵
,
李洋
,
叶冲
,
张强
,
姜敏
,
周光远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91
以可再生资源2,5-呋喃二甲酸(FDCA)和1,8-辛二醇(1,8-ODO)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得聚2,5-呋喃二甲酸1,8-辛二酯(1,8-POF).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酯化温度、缩聚温度及缩聚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FDCA)∶n(1,8-ODO) =1∶1.2,钛酸四丁酯摩尔分数为0.3%,酯化温度为240℃,缩聚温度为260℃,缩聚时间为300 min时,缩聚产物的比浓粘度最高(2.1 dL/g),端羧基含量最低(5.8 mol/t).与乙二醇相比,采用1,8-辛二醇为单体降低了酸醇的摩尔比,减少了醇的消耗,同时得到了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气质联用仪对酯化馏出液和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酯化馏出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少量的1,8-ODO;缩聚产物真空抽出物的组成为环己酮(56%)、顺式-3-辛烯醇(18%)、4-甲基-3-戊烯-2-酮(17%)和4-羟基-4-甲基-2-戊酮(9%).
关键词:
聚呋喃二甲酸辛二酯
,
呋喃二甲酸
,
直接酯化法
,
可再生资源
李殿杰
,
韩宝云
,
郭烽
钢铁
针对制管过程中钢板的包辛格效应造成管体强度损失的问题,研究了国产X70管线用宽厚板在不同预变形量下的包辛格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包辛格效应值最大为40 MPa;随预变形量的增加,包辛格效应值增加,当预变形量达到1.00%~1.25%时,包辛格效应值达到最大,再增加变形量,包辛格效应值减小;屈服平台的存在减小了包辛格效应值;板厚越厚,包辛格效应现象越明显.
关键词:
包辛格效应
,
X70
,
管线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