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4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沸石分子筛膜研究新进展

李邦民 , 王金渠 ,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3.06.014

介绍了6种沸石分子筛膜及其结构,评论了沸石膜的合成方法,综述了沸石膜的发展和应用,展望了沸石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膜 , 合成 , 应用

支链聚碳酸二酯的制备及表征

林珊珊 , 俞炜 , 周持兴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7502/j.issn.1674-3962.2014.04.06

脂肪族聚碳酸二酯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但是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热降解反应及材料本身存在的熔体强度低、拉伸强度低等缺陷却大大限制了其应用.为此,采用反应加工的方式对聚碳酸二酯进行改性,通过在共混体系内加入多官能团单体的方法来制备支化的聚碳酸二酯.探索出了一种用酸酐类和环氧类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了高支化度、高分子量的聚碳酸二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及流变学方法,表征了支化结构的产生,并推测了制备支化聚碳酸二酯的官能团反应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支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的聚碳酸二酯相比,改性后的样品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多官能单体联用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支化样品的力学性能最优.

关键词: 聚碳酸二酯 , 支链 , 流变学

支链化聚乳酸/聚丁二酸二醇酯的流变特性与发泡性能

丁玲 , 胡晖晖 , 胡圣飞 , 刘清亭 , 张荣 , 陈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8.013

为提高熔体强度,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对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二醇酯(PBS)共混体系进行长支链化改性,通过挤出发泡制备PLA/PBS发泡材料.采用转矩流变仪、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对PLA/PBS体系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PMDA和TGIC联合使用能有效对PLA/PBS体系进行长支链化改性,得到具有一定长支链结构的体系,提高了其熔体强度、弹性和拉伸黏度,改善了PLA/PBS体系的发泡性能.当扩链剂质量分数为0.8%时,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达到4.96×107 cm-3,平均孔径为60μm,泡孔规整且分布均匀.

关键词: 聚乳酸 , 聚丁二酸二醇酯 , 支链 , 流变性能 , 挤出发泡

重金属铬(Ⅵ)和铅对南京土壤中赤子爱蚓生长及繁殖的影响?

王婉华 , 陈丽红 , 刘征涛 , 王晓南 , 张聪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10.2015042102

以南京化学工业园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 Cr (Ⅵ)和 Pb 对赤子爱蚓( Eisenia fetida)生长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暴露28 d时,较低浓度的Cr(Ⅵ)(4—8 mg·kg-1)和Pb (1000—1500 mg·kg-1)能促进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而较高浓度的 Cr (Ⅵ)(32—64 mg·kg-1)和 Pb (3000 mg·kg-1)则显著抑制赤子爱蚓的生长发育;赤子爱蚓的产茧量随着Cr(Ⅵ)和Pb浓度的升高被显著抑制,其中,Cr(Ⅵ)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半数有效浓度)、NOEC(无观察效应浓度)和LOEC(最低观察效应浓度)分别为22.86(20.56—25.42)、8、16 mg·kg-1.Pb抑制赤子爱蚓产茧量的EC50、NOEC和LOEC分别为2280.34(2200.90—2362.65)、1500、2000 mg·kg-1;与人工土壤中Cr(Ⅵ)和Pb对赤子爱蚓产茧量的28 d?EC50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Cr(Ⅵ) , Pb , 南京土壤 , 人工土壤 , 赤子爱 , 生长 , 繁殖

川钢钒钛精矿烧结配矿试验研究

, 麦吉昌 , 罗清明 , 袁晓丽 , 万新 , 柳浩

钢铁钒钛

针对四川德集团钢铁有限公司烧结厂使用较高比例的钒钛磁铁精矿的烧结生产情况,通过实验室烧结杯试验,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配比和碱度对烧结矿烧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目前德钢铁有限公司的原、燃料和配矿结构条件下,要保证烧结矿产质量、节能和降低原料成本,合适的钒钛磁铁精矿配比为45%,合适的碱度为2.3.

关键词: 钒钛精矿 , 烧结 , 配比 , 碱度 , 烧结矿性能

先进型材的轧制

陈其安

钢铁研究学报

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建设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型材生产面临的问题,认识到发展先进型材的必要性.指出,先进型材的轧制应当实现4个主要功能,即:形变-温、速度-组织演变的最佳耦合、尺寸精度与产品最终组织目标的统一、高表面质量和高外形质量.这些功能反映了型材轧制技术和钢材一体化生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钢铁材料 , 先进型材 , 轧制

氨酯级乙酸

张卓杰 , 吴锡深 , 林雪南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06.018

介绍了乙酸酯的用途,阐述了用于溶剂型聚氨酯材料的乙酸酯的特殊性要求,通过采用新型的酯化合成方法和分离提纯后处理工艺,得到具有实用价值的高于美国ASTM标准的氨酯级乙酸酯.

关键词: 乙酸 , 异氰酸酯当量 , 氨酯级 , 标准 , 甲苯二异氰酸酯

1,4-二醇常压气相脱氢制γ-内酯

郑洪岩 , 杨骏 , 朱玉雷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4.004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常压下铜铬系催化剂对1,4-二醇气相脱氢制γ-内酯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Ca、Ba助剂的Cu-Cr催化剂在180~200 ℃,液时空速0.3~0.7 h-1,氢醇摩尔比15~30的条件下,1,4-二醇转化率≥99.9%,γ-内酯产率≥96%. 通过XRD和TG/DTG表征发现,Cu0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Cr的存在促进了Cu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 助剂Ca和Ba的加入,降低了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了γ-内酯的产率.

关键词: 二醇 , 气相脱氢 , γ-内酯 , Cu-Cr催化剂

余辉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孙继兵 , 王海容 , 安雅琴 , 崔春翔 , 韩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介绍了余辉材料的类型(主要为硫化物型、碱土铝酸盐型及其它基质型余辉发光材料)及发展历史,总结了其研究现状与发光机制,概括了常规制备方法,指出了余辉发光材料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与应用的方向.

关键词: 发光材料 , 余辉 , 进展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

段召华 , 付祥 , 陈弦 , 何波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自行研制的熔体浸渍包覆玻璃纤维装置,制备了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纤含量(10%(质量分数,下同)、20%、30%、和40%)、预浸料粒料长度(3 mm和18 mm)及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含量(2%、4%、6%、和8%)对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FT-PP)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当玻纤含量在30%时,拉伸强度达到50 MP左右,冲击强度达到6 kJ/m2左右,相容剂PP-g-MAH的加入增强了界面粘接强度,大幅度地提高了玻纤增强聚丙烯(LFT-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相容剂PP-g-MAH含量达到3%左右,其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值,拉伸强度达到100 MP左右,冲击强度达到10 kJ/m2左右.

关键词: 熔体浸渍 , 玻璃纤维 ,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4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