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7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B550CL高强钢轮辐反拉深-翻边复合成形损伤开裂研究

姜志远 , 刘郁丽 , 杨合 , 龙婵娟 , , 薛峰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50314

针对高强钢汽车轮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反拉深-翻边复合工序中中心孔翻边开裂这一问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试制轮辐验证其可靠性。模拟获得了新型高强钢材料B550CL在用于轮辐翻边成形时的应力应变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对轮辐的损伤和壁厚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反拉深-翻边复合工序中翻边区在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集中明显,变形量较大;同时,材料的损伤和壁厚减薄在翻边区域也比较严重,导致实际成形中翻边区可能出现开裂等缺陷。

关键词: 高强钢 , 轮辐成形 , 翻边开裂 , 损伤 , 数值模拟

合金元素对含铜钢表面高温氧化后铜元素富集和热轧板质量的影响

, 张晖 , 黄绪传 , 何宜柱

机械工程材料

为解决含铜钢的"铜脆"问题,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研究了添加硅、铬、硼元素对Fe-0.5Cu合金高温氧化后表面铜元素富集的影响,并通过中试轧机对成分调整后的含铜钢进行了轧制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合金元素的Fe-0.5Cu合金在1 120℃氧化80 min后,浅表层存在白亮色条带状铜元素偏析区域,该区铜元素含量达75%;添加硅及硅、硼的合金均没有明显的铜元素偏析现象,同时添加硅、铬元素的合金在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形成大量白色富铜相,但其未沿着晶界向基体内渗透;在含铜钢去除镍元素后,添加硅后热轧板的边部质量比未添加的有大幅提高.

关键词: 合金元素 , 含铜钢 , 高温氧化 , 铜富集

Gleeble模拟热轧工艺对磷非平衡晶界偏聚的影响

马植甄 ,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161

采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轧制和卷取温度下磷元素晶界偏聚与热轧板高温热塑性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含磷钢中磷元素晶界偏聚符合空位-磷原子复合体非平衡共偏聚理论,800℃以上轧制温度对磷元素晶界偏聚引起的钢板脆性影响较小,而在500~650℃温度范围存在磷元素偏聚导致的热塑性低谷区,且在该温度区施加1%拉伸预应变将加剧磷元素晶界偏聚和钢板脆性.因此,本试验成分含磷钢热轧生产中卷取温度设定应避免550℃塑性低谷.

关键词: 磷晶界偏聚 , Gleeble热模拟 , 卷取温度 , 热塑性

吉林延吉五金矿床构造控矿及矿体富集规律

汪建宇 , 贾大成 , 高文 , 徐爱军 , 任德奎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1.10.005

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层的交汇、张性断层、产状变化和多期次活动叠加等是控制富矿体的主要因素,依据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可以进行就矿找矿和成矿预测.

关键词: 金矿床 , 断裂构造 , 控矿构造 , 成矿预测 , 吉林延吉

炭与烟煤混合燃烧特性及机制分析

张华 , 张建良 , 徐润生 , 王广伟 , 徐涛 , 唐庆利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077

试验研究表明,烟煤M的燃烧性要好于炭XJ,炭XJ燃烧后期燃烧速度变慢.随着烟煤M配比量的增加,混煤的燃烧性逐渐变好.烟煤M对改善混煤的可燃性具有重要作用,当烟煤配比量超过20%时,能显著提高混煤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炭XJ与烟煤M在成分、微观结构及化学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是导致烟煤M燃烧性好于炭XJ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 烟煤 , 混合燃烧 , 机制分析

炭改性及配煤炼焦优化

李硕,朱子宗,徐军,宋楠

钢铁

为了拓展炭应用范围,在40kg焦炉开展炭粉配煤炼焦及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炭量的增加,配煤的黏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奥亚膨胀度、塑性区间和最大流动度均有下降,焦炭质量变差;加入煤粉改性材料(ZBS)后炼焦,焦炭质量得到改善;ZBS的质量分数达到0.10%时焦炭质量的改善幅度最大,其M40、M10、CSR接近原配煤的炼焦指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 coal modifying additive , cokemaking , coke quality

炭改性及配煤炼焦优化

李硕 , 朱子宗 , 徐军 , 宋楠

钢铁

为了拓展炭应用范围,在40kg焦炉开展炭粉配煤炼焦及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炭量的增加,配煤的黏结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奥亚膨胀度、塑性区间和最大流动度均有下降,焦炭质量变差;加入煤粉改性材料(ZBS)后炼焦,焦炭质量得到改善;ZBS的质量分数达到0.10%时焦炭质量的改善幅度最大,其M40、M10、CSR接近原配煤的炼焦指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 煤粉改性剂 , 炼焦 , 焦炭品质

浅谈提高钢铁零件发膜耐蚀性的措施

文斯雄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0.04.009

介绍了钢铁零件发处理工艺,提出了提高钢铁零件发膜耐蚀性能的工艺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 钢铁零件 , , 抗蚀性能

炭作烧结燃料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

杨双平 , 郭拴全 , 张攀辉 , 周江峰 , 王苗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069

通过烧结杯试验、烧结矿荷重软化试验、烧结矿还原度试验及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炭用作烧结燃料对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的配加、碱度的增加对烧结矿的成品率、品位和转鼓指数及粒度并未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炭加入比例为30%、碱度为1.82时,可以提高烧结矿的转鼓强度,此时的烧结矿软化性能也最好;随着炭替代比例的升高,烧结矿碱度逐渐增加,导致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逐渐下降,这对烧结矿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合考虑炭和碱度对烧结过程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的影响,用炭作为烧结燃料在工艺上是可行的,而且炭加入比例为30%、碱度为1.82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烧结 , , 替代比例 , 转鼓强度 , 冶金性能

炭替代焦粉对烧结过程影响研究

王润博 , 张建良 , 王喆 , 于韬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2.022

通过不同燃料结构条件下的烧结杯试验,探究了应用炭作为烧结燃料对烧结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燃料结构条件下,炭替代焦粉的适宜比例有所差异.在燃料比为4.6%条件下,炭替代焦粉比例能够达到20%,此时烧结产量较高,且烧结矿具有较好的冶金性能;当燃料比为5.2%时,炭替代比例可进一步提高到40%.在保证烧结矿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烧结过程中配加炭对降低烧结矿成本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烧结 , , 燃料结构 , 烧结矿产量 , 冶金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