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树人
,
任吉中
,
李晖
,
邓麦村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0.03.004
以新型聚醚酰亚胺为制膜材料,采用PEI/NMP/GBL/THF/EtOH铸膜液,以干-湿法纺丝工艺制备高通量与高分离性能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铸膜液中加入γ-丁内酯(GBL)调节膜支撑层结构,通过改变空气间隙高度调控中空纤维膜分离层结构与分离性能.随着空气间隙高度的增加,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的致密皮层厚度增加,缺陷孔径降低,导致膜的渗透性降低,选择性升高.用硅橡胶涂层后,得到性能稳定的高分离性能中空纤维气体分离膜.通过改进的Henis阻力复合膜模型和气体通过非对称膜的传递机理对膜的致密层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间隙高度和干燥前的溶剂交换过程对中空纤维膜的分离性能和结构参数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
气体分离
,
Henis阻力复合膜模型
,
致密层结构
,
空气间隙高度
李凝
,
高诚辉
,
杨素珍
中国稀土学报
在碱性条件下获得了非晶/纳米晶Ni-Mo,Ni-Mo-La丑合金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分析研究了镧 (La)对获得镀层组织、表面形貌及化学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镧含量的增加,镀层中钼含量升高,形成的Ni-Mo合金的二次相出现α-NiMo,β-Ni4Mo,γ-Ni3Mo和δ-Ni8Mo,同时镀层表面团聚颗粒逐渐分散、细小且致密,镀层表面变得平整光滑.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着La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电化学性能实验表明,Ni-Mo-La合金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与合金镀层中的稀土化合物有较高的化学活性有关,其在电解过程中为合金的催化作用提供了活性中心,降低了析氢过电位.
关键词:
镧
,
非晶/纳米晶
,
Ni-Mo合金
,
组织结构
,
稀土
于瀛
,
崔梅生
,
施用晞
,
龙志奇
,
黄小卫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3.02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Ni-Si催化剂,采用XRD,SEM,HR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进行了表征,并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甲烷的催化裂解性能,同时考察了稀土La丑对催化剂的甲烷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稀土La提高了催化剂结晶度,促进了活性中心Ni的表面偏析,同时有利于产物碳物在Ni颗粒表面的扩散和径向迁移,促进均匀细长碳纳米管的形成,提高了催化剂的甲烷催化裂解活性和热稳定性,750℃时氢气生成率达90%,700℃下老化12 h后仍具有较高的催化裂解活性.
关键词:
甲烷催化裂解
,
稀土镧
,
碳纳米管
金帅
,
刘丹敏
,
周身林
,
张久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8.05.018
采用氢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以稀土镧块为原料,制备出了平均粒度为20 nm的La纳米粉末.以L丑纳米粉和B纳米粉为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出了LaB6亚微米晶块体材料.通过系统研究各烧结参数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烧结工艺.获得了相对密度高达99.3%的致密烧结体,其维氏硬度达到14.1 GPa.采用XRD,SEM和TEM对材料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SPS烧结LaB6块体的晶粒细小,平均晶粒尺寸为150nm,整体结构均匀致密.实验表明,SPS技术可以实现LaB6细晶块体材料的快速烧结.
关键词:
LaB6
,
热阴极材料
,
放电等离子烧结
乌晓江
,
张忠孝
,
徐雪元
,
张建文
,
刘建斌
,
柳公权
,
周托
,
陈玉爽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深入研究煤燃烧与煤气化过程中煤中矿物的熔融变化行为对煤灰物理相变变化过程的内在影响规律,本文采用高温热显微镜、SEM—EDX等分析测试手段,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煤燃烧与煤气化)下煤中矿物演变规律与煤灰物理相变变化行为间的内在联系和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含量的煤灰A在气化条件下发生初始熔融温度(Tin)及快速熔融温度(Tmax)要比其在燃烧条件下对应的温度分别低144℃和113℃,而低铁含量的煤灰B则对应气化条件下的丑。和Tmax分别比燃烧条件下的对应温度低25℃和62℃;不同气氛下灰中Fe的不同价态是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高温下煤灰相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灰中方铁石、铁铝榴石以及铁橄榄石等铁系矿物是引发煤灰发生初始熔融的主要矿物。
关键词:
煤燃烧
,
煤气化
,
烧结
,
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