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国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1984年7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煤炭学科组成立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张文奇教授,副理事长肖纪美教授,常务副秘书长朱日彰副教授,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维钧高级工程师,副主任委员陈鹤鸣副教授,毛光宁高级工程师,煤炭部技术发展司周俊松司长、煤炭学科组组长魏伯科,挂靠单位负责人毕雨悌,中国煤炭学会及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学会的代表徐道伦和谢惠佑以及腐蚀学会副秘书长许淳淳等到会致词并做了学术报告。 参加会议的有60余个煤炭部厂矿院所的80名代表。会议听取了淮北、徐州、平顶山等十余个煤矿腐蚀损失调查报告,一致估计每年因腐蚀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约占总产值的4%。会议认为必须尽快扭转当前的严重局面,狠抓煤炭系统的防腐蚀科研工作。会议讨论了近期的学术交流、科普、培训、创办学术刊物等计划,通过了煤炭系统腐蚀与防护“七五”规划中的十二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合金耐蚀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市平谷县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办。参加这次会议有32个单位、60位代表。分两组宣讲论文48篇。全体会议听取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付总工程师周立同志作题为“表面科学进展”的报告,引起到会代表的浓厚兴趣和热烈欢迎。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应用现代物理和表面物理技术研究金属表面的有9篇,钢铁的腐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能源工程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11日—15日在武汉召开成立大会暨专题讨论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付理事长张文奇教授代表学会理事会宣布了专业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太阳能学会,武汉市腐蚀学会等十个学术团体组织代表向大会致贺词或贺电。能源工程腐蚀与防护专业委员会由主任委员许维钧、付主任委员陈鹤鸣等18名委员组成,挂靠单位清华大学,许维钧向大会作了三年多来筹委会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报告。63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就煤炭、核电工程、太阳能和地热中的腐蚀与防护问题、试验研究方
关键词:
金属学报
<正> 中国金属学会金属学及金属物理学术会议已于1980年10月7日至12日在沈阳召开,第二届全国金相图片展览也同时举行。来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27所高等院校、18所科研机构和11个企业以及机械、航空、铁道、兵工、造船等兄弟学会与10个省金属学会的科技人员共170人参加了会议。这是“十年浩劫”后我国金属学及金属物理界一次规模较大的盛会。 会上分三小组共宣读论文102篇,这些论文,经过层层选拔,反映出我国近年来在金属学及金属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所属的高温腐蚀与防护学术委员会(简称高温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一九一八年学术年会于四月二十二至二十七日在洛阳举行。中科院、高教部、各有关工业等所属的38个院、所、厂、校共8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筹备组长李铁藩同志致开幕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付理事长石声泰同志代表学会讲了话。中科院学部委员、金属所所长
关键词:
机械工程材料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高温材料及强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简称委员会)成立暨六届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24日在苏州阳湖庭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材料分会理事长、第五届高温材料及强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涂善东、材料分会秘书长胡军以及委员会成员等,高温材料及强度委员会前辈、南京工业大学沈复中教授也受邀参加了会议。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
高温材料
,
强度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
,
南京工业大学
,
理事长
,
有材料
,
秘书长
王雁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化工过程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在南宁市举行了第二届学术交流会。会议得到广西区化学化工学会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与会代表来自全国除西藏、青海、台湾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包括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工矿、出版、
关键词: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应力腐蚀与氢脆委员会成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应力腐蚀与氢脆委员会成立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5月13日至18日在安徽歙县举行。58个单位的12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共宣读了研究论文和报告80篇。为充分交流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气氛,会议还分别对不锈钢、低合金高强度钢、抗硫化氢用钢的应力腐蚀和氢脆问题,以及应力腐蚀的研究和测试方法组织了分组学术
关键词:
周承俊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航空航天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学术年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和工厂企业的代表,有来自上级学会和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共95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