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704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焦炉优化供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陈友文 , 王福利 ,

钢铁

通过热量平衡关系,找出优化加热量与煤燃气物理特性等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前馈供热模型,并介绍了在酒钢新建的3号焦炉上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焦炉 , 模型 , 优化供

新疆西天山拉克金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孙超 , 周树亮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1.004

拉克金矿区是伊什基里克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矿化异常集中区之一,区内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浅-超浅侵入岩、断裂构造及火山机构构造发育,具有中大型金矿找矿潜力,应进一步加强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主攻矿床类型为火山-次火山岩型金(铜)矿斑岩型铜钼(金)矿.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 找矿预测 , 新疆西天山 , 拉克金矿区

聚苯胺与其它膜物复配的膜性电导率研究

袁美华 , 古绪鹏 , 夏友谊 , 昌兴龙

表面技术

将阳离子苯丙、水性环氧树脂、脲醛树脂两两复配成复合乳液,并与聚苯胺乳液进行混合,制得涂液,研究了复合乳液中膜物的种类、浓度以及复合乳液与聚苯胺乳液的配比,对涂膜表观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离子苯丙与水性环氧树脂的复合乳液,并与聚苯胺乳液按质量比4∶3混合,得到的涂膜表观好,最高电导率可达0.00451 S/cm.

关键词: 聚苯胺 , 膜性 , 电导率

孔剂硅粉粒度对反应烧结氮化硅性能的影响

徐洁 , 罗发 , 陈黄鹂 , 李军奇 , 苏晓磊 , 周万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硅粉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孔剂,反应烧结制备出具有不同气孔率的低密度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了孔剂含量硅粉粒度对反应烧结氮化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剂含量的增加,试样气孔率变大,强度随之减小,烧结后试样中的α-Si3N4相增多,介电常数实部介电损耗降低,最低介电常数实部可达到2.4左右;不同粒度硅粉中添加30%(质量分数,下同)孔剂的坯体烧结,在气孔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初始硅粉粒度越小,烧结后试样强度越大,介电常数实部介电损耗明显减小.

关键词: 反应烧结 , 孔剂 , 硅粉粒度 , 介电常数

膜温度对镁合金铈转化膜性质性能的影响

李凌杰 , 雷惊雷 , 田钰靖 , 张胜涛 , 潘复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2.004

本工作采用重量法、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膜温度对AZ31镁合金铈转化膜的形成速率、物相、形貌以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膜温度可加快成膜速率,有利于膜晶相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形成较为完整的膜,从而可提高膜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镁合金 , 铈转化膜 , 膜温度 , 耐蚀性能

孔剂对堇青石蜂窝陶瓷孔结构性能的影响

李月丽 , 刘建 , 胡华 , 彭红 , 王松林 , 张小珍

人工晶体学报

以高岭土、滑石氧化铝为主要原料采用生料一次烧成工艺制备低膨胀堇青石蜂窝陶瓷.研究了不同粒径丙烯酸发泡树脂孔剂对试样的气孔结构、热膨胀系数、吸水率抗压强度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分析了试样的物相组成断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孔剂的粒径能够控制气孔分布形态,随着孔剂粒径变大,大气孔量增多,小气孔量减少,气孔总容量逐渐增大,而堇青石蜂窝陶瓷的相组成不变;当孔容由0.13cm3/g增至0.27 cm3/g时,热膨胀系数从1.46×10-6/℃降低到0.67×10-6/℃,随着孔容继续增到0.33 cm3/g,热膨胀系数升高到1.33×10-6/℃,吸水率逐渐增大而抗压强度降低.

关键词: 堇青石 , 蜂窝陶瓷 , 孔剂 , 热膨胀系数 , 孔容

聚合工艺单体配比对醋苯丙乳液最低膜温度的影响

冯丽欣 , 刘方方 , 顾丽敏 , 赵大鹏 , 张健 , 王志彬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11.007

分别以醋丙、苯丙种子乳液为基础,引入第3种单体,探讨了聚合工艺单体配比对醋苯丙核壳乳液最低膜温度(MFT)的影响,制得了MFT低、成本也低的硬核软壳的醋苯丙核壳乳液.

关键词: 最低膜温度 , 核壳结构 , 聚合工艺

磁流变液颗粒链过程的理论实验研究

贺杰 , 高丽霞 , 龙正 , 刘永志 , 刘秀梅

功能材料

通过计算机模拟及实验研究了磁流变液颗粒在渐变磁场作用下的链过程.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磁流变液链过程的物理模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其在渐变磁场作用下成链的详细过程.其次,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磁流变液在渐变磁场作用下的链过程.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平行磁场中,当外部磁场为零时,磁流变液的磁性颗粒处于随机分布状态.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磁性颗粒产生磁团聚形成链状絮凝体,进而由二连体或三连体发展到多连体,甚至网状及柱状结构;在倾斜磁场中,磁流变液中的聚合链也同时旋转,磁性颗粒沿着磁场方向从小链逐渐增大到大链,最后全部沿着磁场方向呈链状或柱状排列.研究结果对优化磁流变液材料的配置设计高性能磁流变液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磁流变液 , 蒙特卡罗方法 , 高速摄影 , 链机理 , 剪切屈服应力

CdTeCdZnTe电子结构及键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曾冬梅 , 孟捷 , 慕银银 , 刘伟光 , 吴本泽 , 庄光程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CASTEP程序软件包,计算了CdTeCdZnTe的能带结构态密度,研究对比了CdTe CdZnTe的分子内键机制.结果表明,在CdZnTe中,Cd egTe 5s杂化形成较低的价带,Zn t2gTe 5pz杂化形成的π键等构成中间价带,Zn 4sTe 5pz杂化形成的σ键等构成导带.Cd 5sTe 5s不再杂化,导带底向高能级方向移动.

关键词: CdTe , CdZnTe , 能带结构 , 态密度 , 电子结构

DPSBCB单体的合成表征及聚合物的热性能膜性能

黄学亮 , 朱方华 , 杨军校 , 张林 , 谢如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4-溴苯并环丁烯(4-BrBCB)烯丙基溴(ABr)为原料,利用Grignard反应一步法合成出4-烯丙基苯并环丁烯(4-ABCB)单体,并通过硅氢加成反应,成功地将硅氧烷引入到BCB单体中,合成出1,3-二(3-苯并环丁烯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DPSBCB)单体。单体结构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等进行了表征确认。DPSBCB单体在热引发条件下开环聚合得到具有一定交联度的可溶性预聚体。最后利用旋涂法制备出聚合物薄膜,分析了聚合物的膜性能热性能,结果显示,薄膜的均方根粗糙度(RMS)为0.79 nm,聚合物初始分解温度为445℃。说明DPSBCB聚合物具有良好的膜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苯并环丁烯 , 硅氢加成反应 , 热性能 , 膜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70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