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如勇
,
于中奇
,
刘忠伟
,
唐亮
,
詹科
,
姜传海
机械工程材料
对渗碳淬火18CrNiMo7-6钢分别进行了不同强度的一次喷丸和二次喷丸处理,研究了其喷丸后残余应力、晶粒尺寸、奥氏体含量、显微硬度及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二次喷丸工艺可以在一次喷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残余压应力,优化显微组织,降低表层残余奥氏体含量,提高表面显微硬度,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
关键词:
喷丸强化
,
残余压应力
,
显微组织
,
表面粗糙度
郭松
,
张玉虎
,
周小红
,
强赟华
,
郭文涛
,
郭应祥
,
方永得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双奇核~(174)Re的在束γ谱学实验数据作了仔细分析,提取出了带间与带内E2 γ跃迁分支比,并导出了其约化跃迁概率的比值.用带混合理论对约化跃迁概率的比值进行了分析,得到带间相互作用强度及转动带形变的信息.发现不同组态的转动带其跃迁电四极矩具有明显的差异.与相邻奇A核的结构特征类似,这种跃迁电四极矩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1/2~-[541]准质子或1/2~-[521]准中子对原子核的形状驱动效应造成的.
关键词:
形状驱动效应
,
尼尔逊能级
,
跃迁电四极矩
,
约化跃迁概率
,
反常带交叉
何豪
,
费广涛
,
田永涛
,
苏金瑞
,
崔平
材料导报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在硅油中不同尺寸的镓颗粒的相转变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颗粒尺寸的不断变化,镓的相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颗粒的相结构与其尺寸相关,不同尺寸的镓颗粒对应着镓的稳态相和不同的亚稳相.针对该结果给出了可能的机理解释.
关键词:
DSC
,
镓颗粒
,
相转变
牛焱
腐蚀学报(英文)
研究了三种Fe-Cu合金(含Cu分别为25、50和75wt%)在600~800℃空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它们的氧化均遵循近似的抛物线规律且氧化速率低于组成合金的两纯金属.合金生成颇复杂的氧化膜.基于合金显微组织的双相特征和两金属生成氧化物热力学特性的差异,对氧化过程作了详细地讨论.
关键词:
Fe-Cu
,
iron
,
oxidation
,
air
蔡建雄
,
林哲信
,
雒文伯
,
梁智创
,
刘展同
,
傅龙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8.02.019
本研究利用微流体芯片配合雷射激发荧光侦测法,侦测食品中不当添加物一甲醛,实验中以4-amino-3-penten-2-one(Fluoral-P)和甲醛作用,并于微流体混合器中进行反应及荧光衍生化以快速侦测.在微流体芯片中过高浓度甲醛荧光衍生物,因荧光分子基团讯号集中,易干扰全波长与荧光的侦测,因此在微流体芯片的检测以100 ppm以下为主.而在微流体混合器方面,本研究利用1:7型式不对称管道之微流体混合器,甲醛于此芯片中行荧光侦测法测定,随着甲醛浓度的降低,荧光讯号愈平缓,易出现噪声,侦测极限可达0.4 ppm且其线性度为R2=0.9954,而浓度低于1 ppm时,其S/N比表现度随之降低,此系统可提供较短分析时间、低试剂与成本消耗.
关键词:
微流体芯片
,
雷射激发荧光
,
荧光衍生化
,
甲醛
王忠军
,
张彩碚
,
邵晓宏
,
崔建忠
,
乐启炽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了熔炼时在熔剂(42%MnCl2+53%LiCl+5%CaF2,质量分数,%)中添加稀土Er对铸态AZ91镁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断口形貌以及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剂中添加稀土Er能够去除镁合金熔炼过程中产生的熔剂夹杂,净化镁合金熔体,提高铸态AZ91镁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当熔剂中添加10%的稀土Er时,镁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和伸长率δ分别从156 MPa和1.8%上升到最大值220 MPa和4.1%;同时,镁合金在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从1.20 mg/(cm2·d)下降到最小值0.15 mg/(cm2·d);然而,随着稀土Er在熔剂中添加量的进一步提高,合金中开始有ψ-(Al7ErMn5)和τ-(Al66.7Mg23.3Er10)等含有稀土Er的相生成,消耗了合金中的Al和Mn元素,改变了β-(Mg17Al12)相的形态;而且沿枝晶界附近分布的粗大ψ-(Al7ErMn5)相降低了枝晶之间的结合力,使得合金的σb和δ下降;同时,部分网状的β-(Mg17Al12)相断裂,呈离散的块状,导致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加;熔剂中添加稀土Er不改变镁合金的断裂机理,断裂机制仍为准解理断裂.
关键词:
AZ91镁合金
,
稀土Er
,
熔剂
,
力学性能
张佳雯
,
高斐
,
晏春愉
,
孙杰
,
权乃承
,
刘伟
,
方晓玲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磁控溅射及退火的方法制备了含Ge纳米晶的SiO2复合膜,应用拉曼散射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不同退火温度下的Ge纳米晶结构.结果表明:Ge纳米晶的结晶温度约为750 ℃.运用声子限域模型(RWL model)对样品的拉曼散射光谱进行拟合,确定出样品中Ge纳米晶的尺寸.通过XRD谱计算复合膜的内部压应力,得出由其引起的拉曼峰位的蓝移量,得出结论:压应力是造成拉曼模拟曲线与实验曲线峰位偏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Ge纳米晶
,
磁控溅射
,
退火
,
SiO2膜
,
声子限域模型
杨登辉
,
赵北君
,
朱世富
,
陈宝军
,
何知宇
,
曹礼强
,
陈成
,
谢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在自制的三温区炉内生长出尺寸达φ24 mm×70 mm的磷锗锌(ZnGeP2,ZGP)单晶体,将晶体在600℃下于同成分粉末包裹中进行了500 h退火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仪(XRF)以及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ZGP晶体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表征.加工制作出ZGP光参量振荡器(ZGP-OPO),采用2.1 μm、7kHz激光泵浦ZGP-OPO,实现了3~5 μm中红外调谐激光输出,功率达0.48 W.上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ZGP晶体结构完整,品质高,能够用于制作非线性光学元器件应用.
关键词:
ZnGeP2
,
单晶生长
,
XRD
,
IR透过谱
,
ZGP-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