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07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酯型浸渍树脂耐热性改进

马林泉 ,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4.06.012

采用间苯二甲酸、顺酐、新戊二醇、杂环三元醇合成了新型结构的不饱和聚酯、利用含亚胺结构的聚合物与之进行共混改性及选用其他多官能团的交联剂代替苯乙烯制备了多种聚酯型浸渍树脂.通过热重分析TGA对上述聚酯型浸渍树脂的相对耐热性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合成的新型结构不饱和聚酯的耐热性有所提高;通过采用含亚胺结构的聚合物进行改性及选用多官能团的交联剂可进一步提高聚酯型浸渍树脂的耐热性.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 , 浸渍树脂 , 耐热性

粘度法测定电工用纸/纸板聚合度的研究及应用

宋玉侠 , 罗传勇 , 阎雪梅 , , 马林泉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12.01.017

按照GB/T 1548-2004用粘度法测试电工用绝缘纸/纸板的聚合度,考察了空气、浆浓等因素对纸/纸板聚合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对粘度法测量纸/纸板纤维聚合度进行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粘度法测试绝缘纸/纸板的聚合度有望用于实际判定油纸绝缘系统的老化程度.

关键词: 粘度法 , 纸/纸板 , 聚合度 , 影响因素 , 应用

无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合成

戴培邦 , 苏晓娟 , 罗明壮 ,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1.01.003

本文研究了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引发丙烯酸酯本体聚合,在聚合体系中引入AA或vAc共聚单体合成支化度低的无溶剂型聚丙烯酸酯压敏胶,讨论了AA、VAc及AA/VAc用量对压敏胶的快粘力、180°剥离强度及持粘力的影响。

关键词: 压敏胶 , 丙烯酸酯 , 无溶剂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Au品位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高帮飞 , 陈志广 , 孙刚 , 李世清 , 黄荣伟

黄金

矿床品位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变异函数可以提供矿床成因和蚀变矿化三维空间形态与结构的重要信息.基于Micromine三维软件平台,对常福金矿床Au品位频率分布、分形分布以及变异函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福金矿床Au品位统计分布具有多个成因总体混合的特征,可能与成矿前广泛发育的硅化和绿泥石化基础上叠加主成矿期硅化-钾化、黄铁绢岩化和Au矿化有关;变异函数分析显示,目前的勘查工程间距选择是合理的,能有效地控制矿体.同时,由于品位分布特征受既有工程和样品分布制约,研究成果可以作为半定量分析,应用于矿山生产和勘查.

关键词: Micromine , 分形 , 变异函数 , 分布特征 , 常福金矿床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模式及其地质意义

陈志广 , 高帮飞 , 黄荣伟 , 李世清 , 薄济东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6.003

内蒙古常福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金成矿带以西乌拉山—大青山金成矿带内,为一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控制明显的脉型金矿床,主要与硅化和钾化热液蚀变有关.矿区地质特征表明该矿床经历多期成矿叠加,主成矿期热液蚀变主要分3期,早期以面状的硅化-绿泥石化为主;中期成矿阶段以脉状的硅化、钾化和黄铁绢岩化为主;晚期以面状或脉状的碳酸盐化和高岭土化为主.通过对该矿床的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成因模式,探讨常福金矿床的形成机制与主要控矿地质因素,认为该矿床的东南部和北西部是很好的找矿空间,应进一步在该地区的深部加强找矿工作.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成矿模式 , 华北克拉通北缘 , 常福金矿床 , 热液蚀变 , 燕山期岩浆作用

脖河铜矿达矿段地质特征及资源/储量估算

江训普 , 黄德镛 , 陈雷 , 钟彩彩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306

脖河铜矿达矿段Ⅲ1-4号矿群共有5个矿体。通过研究达矿段的地质特征,基本查明了Ⅲ1-4号矿群5个矿体的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及厚度、品位的变化情况;基于地质块段法在探矿区范围内对Ⅲ1-4号矿群进行了资源/储量的估算,获得了5个铜矿体332+333总金属量18559.57 t,为脖河铜矿今后的进一步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地质特征 , Ⅲ1-4号矿群 , 资源/储量 , 估算 , 脖河铜矿达矿段

塘金矿堆浸工艺特点

巫汉泉 , 林源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2.10.010

介绍了塘金矿多层堆浸的大规模、永久性堆浸场、采用一堆多区、交叉喷淋、逆流浸出、二次吸附和无氰解吸工艺的特点,及生产中取得的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词: 堆浸 , 喷淋 , 工艺特点 , 指标

西藏多矿集区玄武岩类化学组分特征及构造背景

何阳阳 , 周玉 , 温春齐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7.03.016

选择多矿集区美日切错组地层中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样品进行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痕量元素测试.通过分析,认为多不杂铜矿床碱性玄武岩形成板内洋岛环境,钙碱性玄武岩类形成大陆弧环境;拿若铜矿床安山岩形成大陆弧环境;尕尔勤铜矿床钙碱性玄武岩形成后碰撞弧环境.初步揭示出多矿集区板块俯冲作用引发地幔流体作用的成矿机制,地幔交代作用及其产物是洋岛玄武岩富集的主要原因,板块俯冲作用及其产物是岛弧玄武岩富集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玄武岩 , 元素地球化学 , 矿集区 , 西藏

二垩与资源回收-Ⅲ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热力学计算

钢铁

进行相关热力学计算以研究高温燃烧过程二垩生成的条件.计算得到:①在体系存在过剩氧即完全燃烧时不会产生二垩;②当有固体碳沉积时也不会生成二垩,因固体碳在热力学上比含二垩的含碳物更稳定.另一方面,实际上即使在1 073 K完全燃烧条件下(即体系显著过剩氧)也有二垩生成,原因是在实际燃烧炉中含碳微粒不可能完全烧尽.从热力学角度假设不发生碳沉积,计算得出二垩在1 073 K高温和高CO/CO2比范围内会生成.实际考虑的条件放在燃烧炉内含碳微粒的周围.在有含碳微粒存在条件下,即使反应2CO→C+CO2(碳沉积)发生,C+CO2→2CO反应(CO生成;含碳微粒被CO2氧化)也会同时发生,导致在含碳微粒周围保持一个高的CO/CO2比,由此产生二垩.假设在含碳微粒周围存在高CO/CO2比的异质位置,则认为二垩会形成.

关键词: 燃烧过程 , 二垩生成 , 含碳微粒 , 热力学

农坪云闪长斑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类型

张继武 , 孙超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1.08.001

云闪长斑岩是农坪斑岩型金(铜)矿床的赋矿岩体,呈大小不等的小岩株,形成燕山中晚期.岩石矿物成分主要为中长石、石英、黑云母和少量角闪石、钾长石.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云闪长斑岩富钠,属钙碱性系列,富成矿元素金、铜,富轻稀土,铕异常不明显.斑岩体相带发育,可划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内部相.云闪长斑岩岩石矿物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成因类型为Ⅰ型,形成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构造环境,与燕山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有关.云闪长斑岩为金、铜成矿提供物质来源,即为成矿母岩.

关键词: 云闪长斑岩 ,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成因类型 , 农坪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0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