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01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ZrB2改性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烧蚀性能的研究

孙慧慧 , 李贺军 , 沈学涛 , 曹高翔 , 强新发 , 任晓斌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0918

采用超声波真空浸渍-碳热还原法将ZrB2引入碳纤维预置体, 结合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ZrB2改性C/C复合材料. 氧-乙炔烧蚀测试结果表明, 添加了6.87 wt% ZrB2后, 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下降了64.9%和67.5%. 分析表明, C/C复合材料的烧蚀主要是由热化学和热物理反应控制, 机械剥蚀在烧蚀过程中仅起到次要作用. 烧蚀产物ZrO2/B2O3在烧蚀过程中的挥发会带走大量的热, 从而减少了烧蚀火焰对烧蚀表面的热冲击.

关键词: 烧蚀 , ZrB2 , C/C composites , ZrO2

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的磨损机理研究

李贺军 , 张磊磊 , 卢锦花 , 李克智 , , 赵雪妮 , 曹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10144

髋关节模拟试验机在多方性复合运动方式、恒定载荷和血清润滑条件模拟了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临床应用中的摩擦学行为.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其磨损表面状态和磨损颗粒特性. 结果表明, 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不同碳纤维方向呈现不同的磨损特性, 其磨损颗粒具有四种形貌并且尺寸分布在亚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 其磨损机理主要是微切削作用和磨粒磨损.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wear mechanism , artificial hip joint

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的磨损机理研究

李贺军 , 张磊磊 , 卢锦花 , 李克智 , , 赵雪妮 , 曹盛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10144

髋关节模拟试验机在多方性复合运动方式、恒定载荷和血清润滑条件模拟了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临床应用中的摩擦学行为.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了其磨损表向状态和磨损颗粒特性.结果表明,医用炭/炭复合材料人工髋关节在不同碳纤维方向呈现不同的磨损特性,其磨损颗粒具有四种形貌并且尺寸分布在亚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其磨损机理主要是微切削作用和磨粒磨损.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磨损机理 , 人工髋关节

ZrB2改性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烧蚀性能的研究

孙慧慧 , 李贺军 , 沈学涛 , 曹高翔 , 强新发 , 任晓斌 ,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1.10918

采用超声波真空浸渍-碳热还原法将ZrB2引入碳纤维预置体,结合热梯度化学气相渗透、高温石墨化工艺制备了ZrB2改性C/C复合材料.氧-乙炔烧蚀测试结果表明,添加了6.87wt%ZrB2后,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下降了64.9%和67.5%.分析表明,C/C复合材料的烧蚀主要是由热化学和热物理反应控制,机械剥蚀在烧蚀过程中仅起到次要作用.烧蚀产物ZrO2/B2O3在烧蚀过程中的挥发会带走大量的热,从而减少了烧蚀火焰对烧蚀表面的热冲击.

关键词: 烧蚀 , ZrB2 , C/C复合材料 , ZrO2

等离子喷涂法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硅酸钇涂层研究

黄敏 , 李克智 , 李贺军 , 黄剑锋 ,

新型炭材料

采用等离子喷涂(Atmospheric plasma spraying , APS)法在炭/炭复合材料碳化硅(SiC)内涂层表面制备了硅酸钇涂层.分别采用XRD和SEM分析了所得涂层的微观结构,并测试了带有SiC/硅酸钇复合涂层的炭/炭复合材料试样在1500℃静态空气中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喷涂粉料中的SiO2和Y2O3的摩尔比,可制得Y2SiO5、Y2Si2O7、Y2Si2O7/Y2SiO5和Y4Si3O12/Y2Si2O7/ Y2SiO5四种不同结构的硅酸钇涂层;1500℃氧化73h后,SiC/Y4Si3O12/Y2Si2O7/Y2SiO5涂层试样的氧化失重速率相对较低,仅为1.01×10-4 g · cm-2 · h-1.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涂层 , 硅酸钇 , 等离子喷涂

C/C复合材料高温长寿命抗氧化复合涂层研究

侯党社 , 李克智 , 李贺军 , , 张雨雷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213

采用包埋技术在C/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SiC-WSi2/MoSi2抗氧化复合涂层; 通过恒温氧化实验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 研究了W、Mo含量对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和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包埋粉料中W、Mo含量的增加, 所制备复合涂层的厚度先增加后减小; 含有10.0at% W和Mo制备的复合涂层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和较为致密的结构, 且WSi2和MoSi2含量相对较高; 氧化过程中在涂层表面形成致密和稳定的SiO2玻璃保护膜; 在1500℃氧化315h后, 带有该涂层的C/C试样仍然没有失重, 且经过18次1500℃←→室温急冷急热后涂层没有开裂和脱落, 说明该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coating , oxidation resistan

C/C复合材料Ta2O5-TaC/SiC抗氧化抗烧蚀涂层研究

姚栋嘉 , 李贺军 , , 陶珺 , 王永杰

中国材料进展

采用包埋法和低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碳/碳(C/C)复合材料表面依次制备了Ta2O5-TaC内涂层和SiC外涂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及电子能谱(EDS)对涂层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涂覆涂层后C/C复合材料在1500℃静态空气中的防氧化性能及在氧-乙炔烧蚀中的抗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法制得的Ta2O5-TaC/SiC复合涂层结构致密,该复合涂层有效提高了C/C复合材料的抗氧化和抗烧蚀性能;Ta2O5-TaC/SiC复合涂层在1500℃静态空气环境下可对C/C复合材料有效保护100h以上;涂层试样在氧乙炔烧蚀环境中烧蚀60S表明涂层可将C/C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降低47.07%。质量烧蚀率降低29.20%。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CVD-SiC涂层 , Ta2O5-TaC涂层 , 抗氧化 , 抗烧蚀

化学气相沉积制备MoSi2涂层分析

史波 , 李贺军 , 李克智 ,

材料导报

主要介绍了目前化学气相沉积(CVD)制备MoSi2涂层或薄膜的几种方法,从反应原理和沉积产物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提出了这些方法在制备MoSi2涂层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CVD制备MoSi2涂层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保护的可行性.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CVD) , MoSi2 , 涂层 , 碳/碳复合材料

不同氧化物对C/C复合材料SiC涂层性能的影响

史小红 , 李贺军 , , 卢锦花 , 李克智

新型炭材料

分别以MgO、Al2>O3和B2O3为添加剂,利用包埋法在炭/炭(C/C)复合材料表面制取了单层SiC涂层,并在这三种SiC涂层表而采用相同包埋工艺得到SiC外涂层.研究了这三种氧化物对SiC涂层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SEM、EDS和XRD分析表明,以MgO为添加剂得到的单层SiC涂层疏松且含有大量孔洞;以Al2O3为添加剂得到的涂层较为致密,但存在部分孔洞;以B2O3为添加剂时涂层均匀、致密.在1500℃空气介质中的氧化实验表明,以B2O3为添加剂的双层SiC涂层(~200μm)可有效保护C/C复合材料200h不被氧化.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SiC , 涂层 , 氧化物

多涂层炭/炭复合材料抗1500℃燃气冲刷性能的研究

, 薛晖 , 李贺军 , 李克智 , 史小红 , 赵华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9)60033-0

为提高炭/炭(C/C)复合材料的抗高温燃气冲刷性能,分别采用包埋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料浆法在其表面制备了三层涂层.借助扫描电镜、电子能谱等测试手段对涂层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涂层C/C复合材料在高温风洞环境中的抗冲刷性能,并分析了涂层在燃气冲刷环境下的失效原因.结果表明:三层涂层由MoSi2-SiC-Si多相内涂层、SiC中间层和玻璃外涂层构成,其厚度分别为80μm, 20μm和80μm.该复合涂层可在1500℃风洞环境下对C/C复合材料有效保护53h.涂层在高温风洞中防氧化失效是由于涂层在热冲击以及承受气流冲击的恶劣环境下开裂引起的.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 涂层 , 断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0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