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英
,
李国太
,
吴清军
,
代洪川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1.021
目的 提高直升机旋翼系统连接件的耐微动磨损疲劳寿命,解决传统镀铬工艺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方法 采用爆炸喷涂工艺,通过调节氧气和乙炔混合气体氧燃比,在35 Ni4 Cr2 MoA高强合金钢基体上制备不同的WC-12 Co涂层,研究氧燃比对涂层组成、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 随着氧燃比的提高,涂层C含量逐渐降低,硬度、致密性、弹性模量和结合强度则先升后降. 氧燃比低于1. 1时,粒子飞行速度低和熔融不充分是涂层硬度和致密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氧燃比高于1. 3 时,爆炸焰流为氧化气氛,WC粒子的氧化和分解加剧了C元素的流失,使得涂层性能下降;氧燃比为1. 2 时,涂层无明显氧化和脱碳,截面维氏显微硬度(HV0. 3)达到12. 9 GPa,孔隙率为0. 86%,与基材间的结合强度达到148 MPa. 结论 爆炸喷涂中高速飞行的粒子对35 Ni4 Cr2 MoA高强合金钢基体具有一定的表面强化作用,喷丸试棒经爆炸喷涂工艺沉积WC-12 Co涂层后,疲劳寿命提高107 . 4%. 氧燃比对爆炸喷涂沉积WC-12 Co涂层的组成、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氧燃比为1 . 2 时,涂层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关键词:
爆炸喷涂
,
氧燃比
,
碳化钨
,
涂层
,
组织
,
力学性能
,
疲劳寿命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刘玮炜
,
欧松
,
王炳祥
,
胡宏纹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6.009
3-硫代甲酰基中氮茚在哌啶催化下与碘化1,2-二甲基喹啉鎓盐或1,4-二甲基喹啉鎓盐缩合,以很好的收率得到一系列含中氮茚环的二甲川菁.产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H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初步测定了它们在固态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9种化合物发射波长在400 nh以上,很可能成为发光材料.
关键词:
硫代甲酰基中氮茚
,
碘化二甲基喹啉鎓盐
,
二甲川菁
,
荧光
门金凤
,
程海峰
,
陈朝辉
,
楚增勇
材料导报
吲哚七甲川菁染料以其特有的结构,已经成为在光谱增感、光盘存储、生物分析、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应用广泛的功能染料--.总结了吲哚七甲川菁染料的主要合成方法,概述了近年来吲哚七甲)ll菁染料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夜视兼容照明技术方面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
吲哚七甲川菁染料
,
近红外吸收
,
合成
,
应用
邱雪明
,
陆智
,
程秦豫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5.05.012
四川某稀土矿RexOv品位为6.62%,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重晶石及石英、角闪石,采用摇床一浮选工艺进行选别,最终得到RexOy品位63.68%、回收率为47.43%的摇床精矿和RexOy品位60.37%、回收率为39.25%的浮选精矿,Rex0y综合回收率为86.68%.
关键词:
稀土
,
氟碳铈矿
,
萤石
,
重晶石
,
摇床
,
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