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锋
,
申文浩
,
童国庆
,
仲洪海
,
蒋阳
电镀与涂饰
以 KBH4为还原剂、CuSO4为氧化剂,对金刚石颗粒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pH、亚铁氰化钾含量、甲醇以及镀覆时间对镀液稳定性和化学镀铜沉积速率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镜、能谱仪表征了镀铜金刚石颗粒的成分、表面形貌和晶粒大小。结果表明,采用硼氢化钾体系能够在金刚石颗粒表面镀覆晶粒细小(约35 nm)且较薄(约210 nm)的铜层。pH对镀液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随着pH的升高,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但pH过高会降低沉积速率,且不利于镀层增厚。亚铁氰化钾具有整平铜层和细化晶粒的作用,而甲醇能抑制副反应,提高沉积速率,两者联用能够保证镀液稳定性和镀层表面质量。
关键词:
金刚石
,
化学镀铜
,
硼氢化钾
,
复合粉体
,
表面形貌
石宇
,
蒋阳
,
苏煌铭
,
韩领
,
仲洪海
,
余大斌
功能材料
采用真空封管熔炼法成功制备N型Ag0.8PbmSbTem+2(m=12,14,16,18)合金粉体材料,经过高能球磨使合金粉末粒度达到微米量级.利用快速热压烧结工艺,在673K,压力为20MPa下,烧结30min,制备块体热电材料.研究快速热压和m值的变化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当m=16时,在348K材料Seebeck系数达到最大值-634μV/K.当m=18时,在548K功率因子达到最大值7.5×10-4W/(m·K2).
关键词:
热电材料
,
快速热压烧结
,
Seebeck系数
,
Ag0.8PbmSbTem+2
仲洪海
,
周晓亮
,
高建峰
,
刘杏芹
,
孟广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配合物燃烧法合成了Ca2+取代的铬酸钆Gd1-xCaxCrO3,在0.1≤x≤0.3时获得纯钙钛矿相,其晶胞体积随Ca含量增加而减小,x≥0.4时,出现第二相.粉体粒径为20nm~50nm,具有高的烧结活性,1400℃烧结4h,其相对密度达到94.8%.在Ca掺杂量小于0.3时(x=0.1,0.2,0.3),相对密度和电导率皆随Ca含量增加而增大,与常用的铬酸镧相比,Gd0.7Ca0.3CrO3电导率高,在700℃可达24 Scn-1(相对密度94%),能适于用做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材料.
关键词:
Gd1-xCaxCrO3(0.1≤x≤0.4)
,
燃烧法
,
电导率
,
连接材料
,
SOFC
洪乃丰
腐蚀与防护
"海砂屋"是使用了不合格海砂作为混凝土砂料的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海砂屋"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须引起重视并加强管理.
关键词:
冯向前
,
冯松林
,
张文江
,
樊昌生
,
权奎山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43
对江西洪州窑从东汉晚期至晚唐五代8期400个瓷胎样品进行了中子活化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元素Na和Rb、碱土金属元素Ba及Fe等作为胎的助熔剂元素随年代的变化趋势相似, 都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U字形变化规律, 其中Fe作为呈色元素, 其含量的高低与瓷胎颜色的深浅是一致的.分析结果还揭示洪州窑的发展与衰落以及窑址的不断变迁可能都与制瓷原料的发现与消耗有关.对分析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可以将不同时期烧制的瓷胎样品大致分为5组: (1)东汉晚期东吴时期; (2)两晋和南朝时期; (3)隋代; (4)初唐和盛唐时期; (5)晚唐五代时期.
关键词:
核分析技术
,
洪州窑古瓷
,
元素特征
刘伟
,
谢友均
,
董必钦
,
邢锋
硅酸盐通报
受河床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可供应的建筑用河砂资源日益匮乏,海底砂已经成为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建筑用砂的重要来源.分别采用淡化海砂、原状海砂和河砂,对比分析了海砂特性及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珠江口海砂及盐田海砂均属于级配良好的混凝土细集料,海砂中所含的氯离子和少量的贝壳并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弹性模量,不考虑氯离子对混凝土钢筋的腐蚀时,原状海砂均也可等同于河砂使用.
关键词:
海砂
,
混凝土
,
强度
,
弹性模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08]01号),经各高等院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认真评选和推荐,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并确定授予青年学者戴巍、罗坤、唐桂华“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程雪涛等10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评选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高等院校
工程热物理学报
根据《吴仲华奖励基金章程》(吴奖[2010]01号),经各高校、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遴选和推荐,以及吴仲华奖励基金理事会评审,决定授子钟文琪、张鹏、张明明、徐纲4位青年学者“吴仲华优秀青年学者奖”,授予顾超等13位同学“吴仲华优秀学生奖”。
关键词:
基金
,
奖励
,
获奖者
,
中国科学院
,
评选
,
青年学者
,
物理研究所
,
物理学会
王弋戈
,
李德谦
,
金幕军
,
李超忠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5.004
研究了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盐酸介质中对Eu3+,Zn2+,Cd2+,Co2+,Ni2+,Cu2+,Mn2+,Mg2+等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考察了平衡水相酸度,萃取剂浓度等因素对萃取平衡的影响,得到了萃取平衡方程. 根据金属离子之间的分离系数值可看出,通过控制适当的酸度,有可能分离Eu3+中通常伴生的一些金属离子,同时还可能达到Co2+与Ni2+,Zn2+与Cd2+等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分离.
关键词:
仲壬基苯氧基乙酸
,
Eu3+
,
二价金属离子
,
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