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文娟
,
李文先
,
孙晓军
,
任铁
,
刘瑜
,
李英杰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5.003
设计合成了均苯三甲酸单缩N-羟基琥珀酰亚胺单缩乙二醇酯双功能螯合剂(TEN)及其与稀土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TEN)2·[OH]·mH2O·nNH3,[RE=Eu3+,Tb3+;TEN=C15H13O9N].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TEN中的一个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两种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较高,有明显的特征荧光.配合物中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具有与生物分子连接的能力,因此合成的配合物在生物标记功能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生物标记
,
双功能螯合剂
,
稀土配合物
,
荧光光谱
孙晓军
,
李文先
,
孙雪莲
,
柴文娟
,
任铁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9.02.003
合成并表征了钐(Ⅲ)的高氯酸盐与二苯甲酰基甲基亚砜(C6H5COCH2SOCH2COC6H5)的固态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摩尔电导率、元素分析和稀土络合滴定,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SmL5(ClO4)3·3H2O( L=C6H5COCH2SOCH2COC6H5).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通过一个亚砜基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而羰基氧未参与配位.配体的磷光光谱和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二苯甲酰基甲基亚砜配体对钐(Ⅲ)的荧光具有较好的敏化作用.还对钐(Ⅲ)配合物分子内能量传递及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高氯酸钐
,
二苯甲酰基甲基亚砜
,
荧光敏化
迟洪训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一种基于滚镀预镀氰化铜的铁辊酸性镀铜工艺,其主要工序包括修复、除锈、预镀、滚镀等.给出了工艺配方及操作条件.该工艺提高了底镀层与铁基体的结合力,解决了镀层起泡及漏镀问题,节约了电镀材料,降低了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
铁辊
,
镀铜
,
滚镀
,
氰化物
,
活化
陆金生
,
罗锐
,
李万华
钢铁
首次提出烧结矿、铁矿石及球团矿中两价铁的X射线衍射复相净强度测试法及其计算普适式。与经典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提高了分析速度,获得更高的重现性,克服了变价元素对两价铁测试的干扰,使测试结果更准确。与X射线衍射单相强度测试法相比,适用更广泛,即使Fe3O4相以外的其他两价铁物相含量变化时,仍然可以给出准确的分析结果。本方法还可以测定Fe3O4相及Fe2O3相的含量,提供与两价铁相关物相的晶体结构及结晶学参数。为烧结过程的在线分析,炼铁生产的质量监控,及时提供重要数据。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
烧结矿
,
两价铁
,
多相分析法
杨同青
,
刘鹏
,
翟继卫
,
张良莹
,
姚熹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0.03.019
研究了 PZST陶瓷电场诱导反铁电-铁电相变,当外加电场大于相变临界参数EAFE-FE时,样品由反铁电态诱导为铁电态,并在宏观性能上产生突变:极化强度和纵向应变分别由零跃变到大约30μC/cm2和0.3%,介电常数下降50%.利用直流偏压原位X射线衍射表征了相变时晶格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伴随着相变的发生,晶格结构由反铁电四方相转变为铁电三方相.
关键词:
反铁电
,
电场诱导相变
,
陶瓷
郝兰众
,
李燕
,
刘云杰
,
邓宏
功能材料
介质铁电超晶格薄膜是一类新型的薄膜材料,已逐渐开始受到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铁电超晶格薄膜的结构特点、组分材料、介电铁电性能;介绍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近几年的发展;概括了几种常用的介质铁电超晶格薄膜的生长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对铁电超晶格薄膜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铁电超晶格
,
y薄膜
,
分子束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