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伟
,
伊希斌
,
张晶
,
王启春
,
陈义祥
,
范会利
,
牟秋红
贵金属
通过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剂及片状银粉对导电银胶体系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及耐候性能的影响,制备出可常温储存的导电银胶。结果表明,银粉质量含量75%,环氧树脂(EP)与聚酰胺酰亚胺树脂(PAI)质量比为80/20,二氨基二苯甲烷/二氨基二苯醚质量比为60/40,所配制的导电银胶的性能能够达到技术指标。样品经封装企业进行上线测试,能够满足应用要求。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LED
,
导电银胶
,
片状银粉
,
体积电阻率
,
剪切强度
张琳琳
,
王修春
,
牛玉超
,
伊希斌
,
潘喜庆
,
王金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05.003
目的:对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化改性铝合金的工艺进行优化,在不影响膜层性能的前提下,创新性降低乙醇含量,以满足工业化生产中安全、低成本的需求。方法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硅烷溶液中硅烷和乙醇的浓度、固化温度及固化时间等因素对硅烷膜耐蚀性的影响,由此确定最佳配方工艺,并分析硅烷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及疏水性。结果采用硅烷、去离子水、乙醇体积比为5:55:40的硅烷溶液,涂膜后,在180℃下加热40 min,能得到较完整均匀、耐蚀性较好的硅烷膜,膜层由C,O,Si等元素组成。硅烷浓度对硅烷膜的耐蚀性及表面接触角影响较大,在最佳工艺下获得的硅烷膜表面接触角可达70.2°。结论硅烷膜对铝合金基体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保护基体免受腐蚀。
关键词:
铝合金
,
硅烷化处理
,
耐蚀性
田树旬
低温物理学报
找到了一个能够用矩阵法计算的新序参量,此参量既能给出有限数量格点时一维伊辛模型中存在相变,又能给出无限数量格点时相变消失的结果.利用此序参量求出了一个计算相变点的简洁近似公式.
关键词:
一维伊辛模型
,
相变
,
矩阵法
唐洁
,
康玉茹
,
郑茂松
,
王爱勤
硅酸盐通报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STAB)对伊蒙混层黏土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前后在水、甲醇和乙醇中的悬浮性能.红外光谱(Fr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Zeta电位分析以及悬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化改性有利于伊蒙混层黏土在有机相中分散,提高其悬浮稳定性.CTAB或STAB的加入量为0.25CEC时,伊蒙混层黏土在甲醇和乙醇中表现出较优的悬浮稳定性,且经STAB改性的伊蒙混层黏土在有机相中的悬浮稳定性更优.
关键词:
伊蒙混层黏土
,
悬浮稳定性
,
水
,
甲醇
,
乙醇
李克华
,
陈洁
,
王任芳
,
贾聪
腐蚀与防护
曼尼希碱是一类重要的金属缓蚀剂。以肉桂醛、环己酮、水合肼为原料合成曼尼希碱缓蚀剂CJ,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合成条件,同时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曼尼希碱缓蚀剂CJ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当肉桂醛/水合肼摩尔比为3∶1、环己酮/水合肼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45℃、pH为4、反应时间为8 h时,CJ具有最好的缓蚀性能。在15%盐酸中,当缓蚀剂加量为1.0%时,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2991 g/(m2·h),远低于SY/T 5405-1996中的一级标准。曼尼希碱缓蚀剂CJ在钢铁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曼尼希碱缓蚀剂CJ是以抑制阳极腐蚀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关键词:
曼尼希碱
,
缓蚀性能
,
缓蚀剂
钢铁
1998年12月,奥钢联工程技术公司(VAI)完成了南非伊斯科公司纽卡索厂大方坯连铸机现代化改造项目.原有的连铸设备包括3台由CONCAST公司提供的6流大方坯连铸机,总生产能力为160万t/a.1998年,奥钢联对其中2台进行改造后,虽然第3台停产,但铸机年产量却增加到210万t,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铸坯质量.改造后铸机除增加了过程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外,还采用了奥钢联铸机机头技术、新的矫直方案以及优化定重切割技术.
关键词:
铸机
,
改造
,
质量
李克华
,
兰志威
,
杨冰冰
,
石东坡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606007
采用糠醛、苯乙酮和水合肼合成了HJ曼尼希碱缓蚀剂.通过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该缓蚀剂对N80钢的缓蚀性能.静态失重法表明,N80钢片在加有1.0%(质量分数)HJ曼尼希碱的15%(体积分数,下同)盐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为0.623 5 g· m-2·h-1,远低于SY/T5405-1996标准中的一级标准.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腐蚀过程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该缓蚀剂在N80钢表面上的吸附行为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式.
关键词:
曼尼希碱
,
缓蚀剂
,
吸附
,
缓蚀机理
雷雯
,
张凌怡
,
万莉
,
朱亚仙
,
覃飒飒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977
以具有22个不同种类手性中心的新型大环抗生素伊瑞霉素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环氧基团高反应活性的特征,将伊瑞霉素用一步法键合到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制备伊瑞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通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证实该制备方法可在较宽的pH范围(6.0~9.0)内进行,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应用制备的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对5种手性氨基酸对映体和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对映体进行拆分,均得到了基线分离,说明伊瑞霉素手性固定相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6种对映体的分析时间均小于4 min,分析速度快.通过对有机调节剂、缓冲液pH值和缓冲盐浓度等分离条件进行系统考察,初步探讨了该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对不同溶质的手性识别机理.
关键词:
伊瑞霉素
,
大环抗生素
,
手性整体固定相
,
毛细管电色谱
,
对映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