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染料的纳滤分离性能和机理

何毅 , 苏鹤祥 , 李光明 , 黄群英 , 赵建夫 , , 赵修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5.01.012

考察了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对染料溶液的分离性能,纳滤膜对染料溶液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其分离过程中筛分起主导作用;试验不同孔径的醋酸纤维素纳滤膜对萘系衍生物,以及不同材料的纳滤膜对相同分子量有机物的截留效果,其分离性能是由有机物性质和范德华引力共同作用的;分析磺化聚醚砜膜对有机物的截留和染料与膜材料界面力数据,结果表明纳滤膜分离性能是由膜、溶液和溶质三者共同决定的.

关键词: 纳滤 , 染料 , 截留 , 分离性能 , 分离机理

会议系列——“超导大会”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召开

闻海虎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6月5—10日,戈会议系列——“超导大会”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水谷度假村顺利召开。戈会议是美国著名的戈会议(GordcnResearchConference)组织举办的系列会议,因其高的学术品质被公认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学术会议。每年均在生物、化学、物理科学及相关技术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资助并举办大量会议(网站http://www.grc.org/)。戈会议系列之一的超导大会每2年举办一次,旨在为超导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一个充分交流思想和学术前沿进展的平台,会议均以报告和讨论的形式举办,重在讨论并鼓励新思想和新发现,会议期间不允许拍照或抄袭。

关键词: 超导 , 美国 , 布什 , 学术会议 , http , 自然科学 , 物理科学 , 度假村

电磁发射装置电枢轨道配性研究

张晖辉 , 刘磊 , 黄立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对电磁轨道发射过程中电枢轨道配性进行研究,建立电枢轨道有限元配模型,将刨削现象等效为斜冲击动力学问题,分析材料特性、几何形状等因素对刨削行为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增加轨道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电枢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平面电枢轨道配合形状能够减小导轨塑性应变以及塑性区面积,抑制刨削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 电磁轨道 , 斜冲击 , 动力学 , 刨削 ,

普罗威斯菌对钯(II)的吸附特性研究

谭玲 , 董海刚 , 何佳 , 徐航 , 刘新星 , 谢建平

贵金属

将普罗威斯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II)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果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果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 和果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果子和钯(II)果子发生了非化学计柎的果子交换。另外,生物吸附与菌体活性无关,吸附过程中绝大部分菌体死亡。

关键词: 普罗威斯 , 生物吸附 , 果子交换 , 钯(II)

康力斯公司荷兰埃伊默6号高炉

钢铁

康力斯(原霍高文)6号高炉在荷兰的埃伊默,自1985年检修后开始第四代炉役,到2002年停炉检修.高炉生产期间始终保持高利用系数,高风温、高喷煤率.到2002年停炉时,已经连续生产一代炉役16年无中修,创造了高炉长寿的历史,其中仅炉缸铁口区耐火材料部分破损,其他部位耐材保持完好.介绍了6号高炉的发展历史、耐火材料和冷却系统设计、操作、炉衬检测以及停炉后的检修方案.2002年检修仅对炉缸的耐火材料和部分冷却板进行了更换,预计高炉还将服役15年.

关键词: 高炉 , 冷却 , 耐火材料 , 操作 , 长寿

超声处理对德合金细化及气孔生成的影响

陈琳 , 宗燕兵 , 苍大强 , 甄云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主要研究了超声处理对德合金凝固组织及气孔的作用.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可以明显细化德合金的凝固组织;同时超声处理具有明显的除气效果,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强,晶粒尺寸明显减小,除气效果显著.对德合金凝固过程的超声处理,起主要作用的是声空化和声流作用.

关键词: 超声波 , 德合金 , 凝固组织 , 气孔 , 声空化

水性分散剂与增稠剂的选择和配

王春伟 , 郑树军 , 汤静芳 , 冯炎龙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4.017

以不同类型合成分散剂和缔合增稠剂进行试验,分析其乳胶漆的贮存、施工和应用性能,为优化沙发分散剂与缔合增稠剂的选择和配提供依据.

关键词: 乳胶漆 , 分散剂 , 缔合增稠剂 , 耐水性 , 吸水率

中药配的统一分析方法研究Ⅱ.拟合定量

张子忠 , 梁鑫淼 , 张青 , 卢佩章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4.010

过程中物质组分的浓度变化需要进行定量,但复方中大量的重叠色谱峰影响定量的准确性。而在色谱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拟合定量技术,可以对重叠色谱峰进行拟合定量。在统一分离和复方中单味药的特征物质组分得到识别的基础上,以黄芪、当归用量变化时,复方“当归补血汤”中黄芪、当归的特征物质组分的拟合定量为实例,介绍了中药配过程中定量的手段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模式 , 拟和定量 , 分析

现代磷化工艺实践第五部分——磷化药液的配与制备

唐春华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影响磷化药液配的要素,包括工件材质,工艺条件,组分的消耗与补充,气候等.介绍了磷化药剂的配制方法.

关键词: 磷化 , , 配制

复方丹参配比例对丹参化学成分溶出的影响

曾桂凤 , 徐青 , 肖红斌 , 梁鑫淼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4.02.0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峰比值法比较了由丹参和三七组成的复方丹参中丹参与三七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从10∶0变化到1∶10的过程中丹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合煎样品中丹参的主要成分含量均比单味药丹参中丹参主要成分的含量高,并且经典方(m(丹参)∶m(三七)=5∶3)中丹参主要成分的含量最高.因此,丹参与三七以一定的比例(5∶3)配并且采用合煎的方法能够增加丹参成分的溶出率, 由此看来中医药中讲究的配规律是有其内在的科学道理的.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中药配 , 丹参 , 三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