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云
,
黄洁
,
宋纪蓉
,
赵毅莎
,
马聪
,
徐抗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01
以PEG-400为催化剂,利用氯甲酸乙酯和硫氰酸钾反应生成的乙氧酰基异硫氰酸酯为中间体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得到N-(乙氧酰基)-N′-(2,4-二硝基苯胺基)硫脲,通过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缓慢挥发法培养出适合用于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晶体结构数据表明,晶体属单斜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4.1919(2) nm,b =12.295(6) nm,c =23.828(11) nm,α=y=90.00°,β=92.467(10)°,V=1439.7(12),Dc=1.519 g/cm3,μ=0.263 cm-1,F(000) =680,Z=4,R1=0.1121,wR2 =0.2540.并对标题化合物进行了热重分析和比热容测定,计算了热力学函数;证明该化合物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合成
,
X单晶衍射
,
晶体结构
,
比热容
,
热力学性质
赵毅莎
,
黄洁
,
宋纪蓉
,
何建云
,
马聪
,
徐抗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456
在甲醇中由N-(2,4-二氯苯基)-N'-(苯甲酰基)硫脲(H2 met)和CuCl2回流,合成了脱H2S的CuL2(HL=N-(苯甲酰基)-O-甲基-N'-(2,4-二氯苯基)假硫脲),其中HL由H2met脱硫得到.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缓慢挥发溶剂法培养出适合用于X射线衍射测试的单晶.由X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和分子结构,在配合物分子中,Cu(Ⅱ)与2个配体分子(HL)的N原子和2个羰基O原子发生配位,形成了2个六元螯合环[N(1A)-Cu-N(1)的键角为180.0°,O(1A)-Cu(1)-O(1)的键角为180.0°]组成的配合物.
关键词:
N-(二氯苯基)-N'-(苯甲酰基)硫脲
,
Cu(Ⅱ)配合物
,
晶体结构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黄兴友
,
胡汉峰
,
夏俊荣
,
卜令兵
,
张雪芬
,
雷勇
,
黄建松
,
王巍巍
,
吴迪
,
蒋昌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13
为了比较几种自动化测云仪器的性能,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探测基地首次组织了一次为期近5个月的比对试验,试验仪器包括四台激光云高仪、两部红外测云仪、一台全天空成像仪以及一部毫米波云雷达.对其中大部分仪器取得的三个月云底高度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台激光云高仪测量结果比较一致;两部红外测云仪在测量低云时一致性稍差;云雷达与激光云高仪测量的最低层云底高度数据一致性较差,但与红外测云仪的测量结果匹配较好.
关键词:
大气光学
,
云底高
,
激光云高仪
,
红外测云仪
,
云雷达
何鹏
,
张俊
,
严定鎏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096
为了合理利用云铜渣,采用ITmk3工艺获得高质量粒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通过比较试样全铁质量和熔分得到的粒铁质量,得到了金属铁的收得率,结合化学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试样还原后的金属化率以及熔分后金属铁中的碳质量分数,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规律,形成了对云铜渣合理还原熔分的工艺路线,得到如下结论:渣熔化是形成粒铁的必要条件,铁的聚合程度取决于渣铁分离熔化之前铁的渗碳质量分数.渣中SiO2的存在是渣相低熔点的根本原因,碱度改变时云铜渣的熔化区间会发生变化,但对熔化开始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当碱度大于0.4后,添加CaO能显著地提高云铜渣的还原性能.
关键词:
铜渣
,
还原熔分
,
渗碳
,
粒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