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电子束焊接TiAl基合金接头组织结构及其裂纹产生的敏感性

吴会强 , 冯吉才 , 景山 , 周利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4.002

研究了电子束焊接TiAl基合金Ti-48Al-2Cr-2Nb (原子分数/%)的接头组织形态及其演化机制,分析了接头区域易产生固态裂纹的原因.研究发现焊缝主要形成柱状枝晶,呈肋骨状分布形态,其微结构为块状γm和少量层片状α2/γ组织.裂纹的形成原因主要归因于冷速过快导致α相分解受到抑制,从而使焊缝区域残余更多的α2相.此外热致应力、α2与γ相间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变应力也对裂纹的产生发挥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 钛铝合金 , 组织特征 , 裂纹

Ti-6Al-4V电子束焊接焊缝区域精细组织特征

吴会强 , 冯吉才 , 景山 , 张秉刚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3.005

采用OM,XRD,EPMA,TEM分析了电子束焊接Ti-6Al-4V焊缝区域的精细组织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接头区域组织形态由基体等轴晶向焊缝柱状形态演化,焊缝区域呈现单一α′网篮状组织,TEM板束形态呈多向分布,焊缝区域的位错分布密度与基体母材相比呈现出减小的趋势,且熔合线附近存在V,Fe等β稳定元素浓度起伏现象.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 钛合金 , 熔合区 , 精细组织

熔透型熔池液面三维形态的数值模拟

景山 , 杨春利 , 林三宝 , 王其隆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1.01.007

对脉冲TIG焊熔透型熔池在脉冲峰-基转换期间的熔池三维形态变化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从力和能量的角度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Surface Evolver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通过实验结果对该数学模型作了修正.修正过的模型和模拟结果为今后定量、系统地模拟出多种条件下熔透型熔池各液面的形态规律,以此建立熔池上液面的特征量与熔深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成为焊缝熔透控制的基础.

关键词: 熔透熔池 , 脉冲TIG焊 , 数值模拟

焊接工艺对高铌Ti3Al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

吴会强 , 冯吉才 , 景山 , 张秉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OM,SEM,XRD,TEM和显微硬度等方法对电子束焊接Ti3Al+高铌金属间化合物接头区域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焊缝区域组织主要为有序亚稳态残余β相(B2相),其结晶形态为胞状束晶,焊缝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层状偏析;热影响区晶粒长大明显,晶粒的多边化过程不充分;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的显微硬度显著高于母材,焊缝中心区在整个焊缝部分硬度最低.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 钛铝合金 , 金属间化合物 , 组织演化

超声辅助钎焊Al/Sn接头界面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

郭卫兵 , 栾天旻 , 冷雪松 , 景山 , 闫久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12-2

低温下钎焊铝合金能够避免母材受热发生软化.研究了使用纯Sn超声钎焊纯Al时,初晶 α(Al)对Al/Sn界面显微组织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态Sn中,α(Al)的{111}面的表面能和生长速度最小,因此,析出的初晶 α(Al)的形态为{111}面包围的正八面体.超声能够起到提高形核率并细化初晶 α(Al)颗粒的作用.在较长的超声和保温时间下,Al/Sn界面会析出大量八面体初晶 α(Al)颗粒,使界面呈现出一种起伏不平的形貌,增加了界面实际结合面积和咬合作用.超声作用40 s,保温10 min时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63 MPa.

关键词: 铝合金 , , 超声钎焊 , 界面组织 , 力学性能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氟在高炉冶炼中的行为 Ⅳ.氟在11M~3高炉冶炼包头铁矿过程中的变化及其挥发机理

null , null

金属学报

本次对高炉内氟的变化的研究,系在石景山钢铁厂内11M~3高炉上进行,试验结果证实了前一文中关于1M~3实验高炉内氟变化情况的结论,即煤气中氟与石灰或石灰石间接近平衡,而与温度的分布有很大关系。本次度验取得炉料样品较多,因此对氟从矿石中和熔渣中的挥发机理有所阐明,而对氟在高炉内的变化获得了较为完整的概念。

关键词:

电极材料组织对真空电弧阴极斑点运动行为的影响

王亚平 , 张晖 , 丁秉钧 , 孙军

金属学报

真空电弧在非晶、纳米晶及常规粗晶电极合金表面微观分布的观测表明, 电极材料 显微组织对电弧阴极斑点几何性质和运动行为有明显影响. 阴极斑点优先在 材料承载电压能力低的弱相表面形成, 弱相尺寸、形貌和分布决定了阴极斑点的几 特征. 显微组织大幅度细化时, 电弧在电极表面分散和快速运动, 非晶合金表 面仍保持完全非晶结构. 分析表明, 当材料特征显微组织尺寸小于阴极斑点尺寸时, 阴极斑点运动模式从跳跃式运动转变为连续式运动. 电极材料组成相的浓度及其 尺寸是决定阴极斑点微观迁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电极材料 , microstructure , vacuum arc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