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11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相因子对GHZ态结构和自旋相互能量的影响

李元杰 ,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4.06.011

根据多粒子相干纠缠态得到一般的多粒子GHZ态模型,并利用Wigner函数绘出了相空间的准概率分布图像.然后通过各个直积态的本征态的本征值来计算总的自旋相互作用能量.此外,当相因子变化时,GHZ的结构和能量的变化得到观察与分析.最后,根据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从能量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全同性原理费米子的特征.计算Wigner函数时,我们利用了Matlab语言的Qotoolbox工具包在向量空间中绘出其图形,这比解析的方法更快捷、方便.

关键词: 量子光学 , 自旋相互作用 , GHZ态 , Wigner分布 , 纠缠态

胆甾型液晶彩色滤光片分析

, 叶志成 , 苏翼凯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4.017

计算了掺有周期性介质层的胆甾型液晶(CLC)膜的反射光色品值,分析了该膜用于滤光片的可行性.首先利用Jones矩阵法对其反射光谱进行了数值计算,然后分析和比较了掺人周期性介质前后液晶膜的CIE-1931色品图.从数值计算可知,在适当的液晶和介质厚度比例下,改变斜入射角度对掺有周期性介质层的反射式胆甾型液晶滤光片的反射光色品值改变不大,可以起到窄带滤光片的作用.

关键词: 滤光片 , 色品图 , 胆甾型液晶 , Jones矩阵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渗透的机理

方彦彦 , 田野 , 王晓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6.020

渗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渗透原理的膜分离技术,能自发进行,无需外加压力即可实现,为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低能耗、高效率的解决途径.近年来渗透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关的研究快速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渗透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了渗透的整个动力学过程,为渗透膜的设计和制备与驱动溶质的选择和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渗透 , 渗透压 , 机理 ,

液固色谱法分离番茄素异构体

李伟 , 孙新虎 , 肖刚 , 丁霄霖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1.004

采用Nucleosil 300-5相色谱柱,将3根色谱柱串联后对番茄素异构体进行了色谱分离.全反式番茄素通过与标准样保留时间的比较进行定性判断,顺式异构体的定性判断以特征紫外吸收和DB/DⅡ值(在362 nm处的吸收强度与最大吸收峰吸收强度的比值)作为依据.番茄素的顺反异构体均以全反式番茄素的标准样作为外标进行定量计算.对5个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新鲜番茄中反式番茄素的比例最高,为96.38%;番茄酱中反式结构的番茄素占10.83%.3种番茄素产品中顺反异构体的比例各不相同,以1%番茄素油树脂中反式结构含量最低,只有37.65%,其顺式异构体的种类也最多.该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番茄素异构体的物化性质和生理活性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液固色谱 , 番茄 , 顺反异构体

柱石的莫来石化

李柳生 , 平增福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6.01.010

综述了对红柱石莫来石化及其烧结行为的研究,探讨了优化柱石基耐火材料制备工艺的途径.

关键词: 柱石 , 莫来石化 , 烧结

仿古铜表面加工工艺

李庆恩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9.08.008

古铜工艺是仿古技术之一,是用电镀、染色和机械打磨而成的.介绍了采用低氰工艺预镀底层.锌合金压铸件在预镀铜后,焦磷酸铜镀液加厚镀铜;而铁件预镀铜后,常温硫酸铜镀液加厚镀铜,打磨定型,涂漆封膜.

关键词: 古铜 , 着黑色 , 低氰镀液镀铜 , 打磨定型

板带钢快速冷却后表层返现象

刘相华 , 于明 , 支颖 , 谢海波 , 喻海良

钢铁研究学报

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由于骤冷后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导致轧件内部的热量传向表面,出现表面返现象.对返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了轧件在水冷后表层和内部温度的变化.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规格轧件经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返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钢板表面返的原因,确定了发生返的临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返引起的温升量和返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厚度和冷却速度的增大,水冷后心表温差增加,返温升量增大,返时间也增加.

关键词: 板带钢 , 快速冷却 , 表面返

板带钢快速冷却后表层返现象

刘相华 , 于明 , 支颖 , 谢海波 , 喻海良

钢铁研究学报

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中,由于骤冷后表面与中心的温差导致轧件内部的热量传向表面,出现表面返现象。对返红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测了轧件在水冷后表层和内部温度的变化。用有限元法对不同规格轧件经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返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钢板表面返的原因,确定了发生返的临界条件,得到了不同条件下返引起的温升量和返时间。结果表明,随着厚度和冷却速度的增大,水冷后心表温差增加,返温升量增大,返时间也增加。

关键词: 板带钢;快速冷却;表面返

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

刘猛 , 张娜 , 罗尘丁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调控氨水工质浓度;回收利用系统内能.遵循该原则提出的变浓度氨水工质逆耦合循环体现了优良的性能.

关键词: 逆耦合循环 , 研究进展 , 系统集成原则 , 氨水工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1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