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洪湖-荆门原油输送管道腐蚀调查评估

王亚平 , 李志 , 张艳 , , 黄俊 , 江峰 , 徐莉娅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11.021

按照SY/T0087-95《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标准》,对洪湖-荆门原油输送管道进行了腐蚀调查评估,并采用PCM埋地管道电流测绘系统、C扫描埋地管线防腐蚀检测系统、变频-选频法3种目前典型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分别测试了管道防腐蚀层的绝缘电阻Rg,确定了管道防腐蚀层缺陷的位置,从而对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了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和防腐蚀对策.

关键词: 原油 , 输送管 , 腐蚀调查 , 阴极保护 , 评估

土壤中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计算公式比较

王亚平 , 李志 , 高鹏 , 张艳 , , 黄俊 , 徐莉娅

腐蚀与防护

介绍了国内外技术文献有关土壤环境中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的计算公式,参考现场实际测试结果,对公式进行比较,讨论了在计算镁合金牺牲阳极输出电流时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牺牲阳极 , 阴极保护 , 阳极接地电阻 , 阳极输出电流

金鸡纳生物碱衍生手性双胺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作用

, 张邦乐 , 刘鹏 , 孙晓莉 , 张生勇

催化学报

以价廉易得的天然金鸡纳生物碱奎宁和辛可宁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容易地合成了6种手性双胺配体. 考察了它们与过渡金属Ir和Rh形成的配合物在苯乙酮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作用. 结果表明, 9-氨基金鸡纳生物碱配体具有良好的不对称催化活性,而当配体中的氨基被取代后其对映选择性降低. 将9-氨基(9-脱氧)表辛可宁的Ir配合物用于其它芳香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时,该配体也显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80%~90%收率)和对映选择性(除对氯苯乙酮ee值为72%外,其余芳香酮ee值均为95%~97%).

关键词: 金鸡纳生物碱 , 奎宁 , 辛可宁 , 手性双胺配体 , 手性催化剂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苯乙酮

穿越汾江河输水管道的防腐蚀工程实践

林锦棠 , 麦伟成 , 杨舒灵 , 李志 , , 王亚平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7.023

按照SY/T 0019-1997和SY/T 0023-1997标准,对佛山市禅城区汾江河DN1400输水管道进行外表面防腐蚀层修复和阴极保护设计、施工管理,在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最小保护电流参数设计和技术质量保护措施,使输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关键词: 输水管道 , 阴极保护 , 防腐蚀层修复 , 工程实践

手性膦氮配体的合成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对不对称氢转移反应的催化作用

, 姜茹 , 刘鹏 , 柳文敏 , 张生勇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11.003

以天然金鸡纳生物碱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4个手性膦氮配体. 考察了它们与过渡金属Ir、 Rh和 Ru的配合物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不对称诱导作用. 结果表明,用[Ir(COD)Cl]2提供配位金属,KOH做促进剂,催化效果最佳. 用于对6种潜手性酮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取得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化学产率65%~95%)和中等的对映选择性(对映体过量值51.5%~75.3%).

关键词: 金鸡纳生物碱 , 手性膦氮配体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H2O2氧化法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孙燕英 , 刘菲 , 陈鸿汉 ,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6.017

用20 mL H2O2氧化处理柴油重度污染土壤,研究了土壤含水量过饱和状态下pH值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24 h之内,5%初始含油量污土,pH值为5~8时,去油率在96%以上,即pH值近中性的土壤介质,在含水量过饱和情况下,处理条件相同时,其氧化去除效果差别不大;反应后溶液pH值由7.34、6.74、5.78降至7.02、6.58、5.49,这主要是由于一些酸性基团如CO2、H+、羧基、β-酮酸等的产生所致;反应溶液中H2O2量下降明显,1 h时由初始浓度0.05 mol/L降至0.000 3 mol/L左右,测出值趋近于0;表层油含量变化不稳定,但总趋势下降,下层油含量变化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说明整个氧化过程中柴油组分经历了分解、挥发和自下而上的迁移.

关键词: H2O2氧化 , 柴油重度污染土壤 , 去油率 , 初始含油量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电极材料组织对真空电弧阴极斑点运动行为的影响

王亚平 , 张晖 , 丁秉钧 , 孙军

金属学报

真空电弧在非晶、纳米晶及常规粗晶电极合金表面微观分布的观测表明, 电极材料 显微组织对电弧阴极斑点几何性质和运动行为有明显影响. 阴极斑点优先在 材料承载电压能力低的弱相表面形成, 弱相尺寸、形貌和分布决定了阴极斑点的几 特征. 显微组织大幅度细化时, 电弧在电极表面分散和快速运动, 非晶合金表 面仍保持完全非晶结构. 分析表明, 当材料特征显微组织尺寸小于阴极斑点尺寸时, 阴极斑点运动模式从跳跃式运动转变为连续式运动. 电极材料组成相的浓度及其 尺寸是决定阴极斑点微观迁移方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电极材料 , microstructure , vacuum arc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