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88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La2O3 -Y2O3-ZrO2纳米陶瓷粉末制备及高温相稳定性

松林怀

材料研究学报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4.5%Y2O3--ZrO2(YSZ)和0.6% La2O3--YSZ、0.8% La2O3--YSZ、1.2% La2O3--YSZ(0.6La、0.8La、1.2La)(摩尔分数)纳米复合陶瓷粉末, 研究了四组粉末的高温相稳定性。结果表明: 采用正向滴淀方法制备的0.6La粉末(粒径~50 nm)团聚严重, 而用反向滴淀方法制备的0.6La粉末(粒径~20 nm), 粉末团聚少; 各组前躯体粉末在600℃煅烧2 h后都呈单一四方相结构; 在1200℃烧结100 h后0.6La、0.8La坯体呈单一四方相结构, 无相变, YSZ和1.2La坯体都有立方相且1.2La坯体有锆酸镧相生成; 在1300℃烧结100 h后0.6La, 0.8La, 1.2La坯体呈四方相和立方相结构, 其中1.2La坯体有锆酸镧相生成, 在相同条件下烧结的YSZ坯体有少量(~1.5\%)单斜相产生; 在1400℃烧结100 h后各组份中四方相已不能保持稳定, 转化为单斜相和立方相, 0.6La、0.8La、1.2La、YSZ坯体单斜相含量分别为30.5%, 32%, 35%, 46.0%。在YSZ中添加少量La2O3在1300℃烧结能有效改善其高温相的稳定性。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rare–earth co–doped zirconia ,  nanopowder ,  co–precipitation ,  phase stability

提高金矿石浮选回收率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张高民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9.02.012

金矿采用原设计选矿工艺流程生产,金浮选回收率低,并且不稳定.根据试验研究结果,采取在磨矿阶段加药闪速活化主要载金矿物措施,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有效地提高了金浮选回收率,选矿生产指标也较为稳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石 , 磨矿 , 闪速活化 , , 浮选 , 回收率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四物及其配组方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的含量

付绍平 , , 张峰 , 肖红斌 , 梁鑫淼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4.016

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中药复方四物及其配组方中有效成分川芎嗪和阿魏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对配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采用50 mmol/L硼酸钠溶液(pH 9.00)为缓冲溶液,在电压20 kV、检测波长212 nm和内标为对羟基苯甲酸(p-HBA)的条件下,四物及其配组方中川芎嗪和阿魏酸在24 min内获得良好的分离.定量分析表明,川芎嗪和阿魏酸的相对峰面积Y(即待测组分与内标的峰面积之比Ai/As)和各自的质量浓度X(mg/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67.上述两种组分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98.2%和100.1%.此外,还讨论了缓冲溶液的浓度、pH值、电压对有效成分迁移的影响.方法简单、灵敏、快速.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 川芎嗪 , 阿魏酸 , 四物

LaCl3对欧洲(Prunus domestica) GF43试管根系生长及衰老作用的影响

宋卫平 , 顾福根 , 王纪军 , 刘佳佳 , 溪群华

中国稀土学报

研究了2.5 μmol·L-1 LaCl3在GF43试管根系生长及衰老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LaCl3可促进GF43试管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 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活性, 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 对细胞膜结构具有稳定作用, 从而延缓试管根系的衰老进程. 此研究对解决核果类果树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的生根及移栽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业生物学 , , GF43试管 , 根系 , 衰老 , 稀土

新型环保提金剂在抱金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王小生 , 张福生 , 陈贵民 , 栾礼香 , 王庆德

黄金 doi:10.11792/hj20170513

鉴于目前抱金矿使用氰化钠所带来的安全、环保等压力,研究使用无(低)毒环保的浸金药剂及浸金工艺是十分必要的.在全泥炭浆提金工艺条件下,对金牌新型环保提金药剂浸金小型试验及工业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药剂与氰化钠的浸出效果基本一致,工业试验中金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5 %以上,且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全泥炭浆 , 新型提金剂 , 氰化钠 , 浸出 , 环保

2011年度利基金获奖科学家年轻化突出

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百合知母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其与组方药味的相关性

秦昆明 , 方前波 , 蔡皓 , 李伟东 , 蔡宝昌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6.009

研究和建立了百合知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研究百合知母的药效物质基础及配变化提供了手段.采用Agela Venusil XBP-C_(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15 nm,柱温25 ℃.以芒果苷为参照物,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测定了10批不同产地的百合与知母制备的百合知母的指纹图谱,获得了16个共有指纹峰,通过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及紫外光谱比较,标定了 5-羟甲基糠醛(5-HMF)、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王百合苷B的出峰位置.该方法得到的百合知母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重现性较好,方法稳定、可靠,可以为百合知母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通过实验归属了百合知母指纹图谱中的主要色谱峰,并确定了煎煮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成分为5-HMF.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指纹图谱 , 百合知母

中药配的统一分析方法研究Ⅱ.拟合定量

张子忠 , 梁鑫淼 , 张青 , 卢佩章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4.010

过程中物质组分的浓度变化需要进行定量,但复方中大量的重叠色谱峰影响定量的准确性。而在色谱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拟合定量技术,可以对重叠色谱峰进行拟合定量。在统一分离和复方中单味药的特征物质组分得到识别的基础上,以黄芪、当归用量变化时,复方“当归补血”中黄芪、当归的特征物质组分的拟合定量为实例,介绍了中药配过程中定量的手段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模式 , 拟和定量 , 分析

理想玻色气体的焦系数

潘玉灼 , 陈丽璇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2.006

应用玻色系统的基本方程,玻色积分的特性以及热力学理论,导得理想玻色气体焦系数的解析表达式,详细讨论了低温下玻色气体的定压热容和焦系数,阐明了系统的量子本性对焦系数的贡献.表明理想玻色气体适用于低温制冷系统.

关键词: 系数 , 定压热容 , 玻色积分

中药配的统-分析方法研究I.单味药与复方的分离、特征组分的识别以及指纹对比

张子忠 , 梁鑫淼 , 张青 , 卢佩章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3.014

中药配是传统中药理论之一,其物质分析是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重点.中药配的特点是物质组分复杂、多变和整体性强,因此单一或少量组分的分析结果很难表征药物的性质.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模式,以黄芪、当归以及自制的"当归补血”的分离、特征组分识别以及指纹对比的实例分析,介绍了中药配分析的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以及统一分析方法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多模式多柱色谱系统 , 统一分析方法 , 中药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89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