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进展
2011年8日下午,何梁何利基金2011年度颁奖大会在京举行。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杰出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杨学军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丁伟岳等35人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朝晖等15人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大会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主任朱丽兰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关键词:
科学家
,
基金
,
中共中央政治局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突出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领域
,
科学与技术
赵晓明
,
陈静
,
何飞
,
林鑫
,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激光快速成形后时效硬化镍基高温合金Rene′88DT中沉淀相组织演化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随时效时间的增加,沉淀相γ′略有长大,颗粒之间发生大颗粒吞噬小颗粒的粗化,时效40h后沉淀相颗粒粗化明显.对经不同时间时效后的激光快速成形Rene′88DT试样进行了硬度测试.结果显示,在时效时间为28 h时,硬度有一峰值HRC49.在此基础上,采用1165℃,2 h固溶、空冷+760℃,28 h时效的热处理工艺对激光快速成形标准拉伸棒样进行了热处理,拉伸结果显示成形件的抗拉强度较激光沉积态提高了400 MPa,屈服强度接近同种材料的粉末锻造水平.
关键词:
激光快速成形
,
Rene′88DT高温合金
,
时效强化
,
沉淀相粗化
,
硬度
,
拉伸性能
聂宝维
,
刘立
,
屈撑囤
,
何飞
,
李辉
腐蚀与防护
腐蚀速率的控制是采油污水回注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本工作应用静态分析法分析了双河联合站回注水系统的腐蚀因素,探讨了无机离子种类、离子交互作用、溶解氧、pH、温度变化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浓度阳离子腐蚀速率的顺序为Na+〈Ca2+〈Mg2+〈Fe2+〈Fe3+;单位浓度阴离子腐蚀速率的顺序为SO42-〈HCO3—〈S2-;模拟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大、pH降低,腐蚀速率升高;在考虑溶解氧、pH、温度等条件下,对腐蚀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Fe3+及S2-。通过防腐蚀措施的实施,使平均腐蚀速率由原来的0.1262mm/a降低到0.055mm/a以下。
关键词:
采出水
,
腐蚀
,
注水
,
双河联合站
徐承伟
,
刘晓鹏
,
赵建涛
,
郑军
,
何飞
,
滕延平
腐蚀与防护
针对目前常用参比电极(高纯Zn及Cu/CuSO4参比电极)在低温环境中基准电位不稳定的现状,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冻土区阴极保护系统的的新型防冻型Cu/CuSO4参比电极.通过与常用参比电极在实验室及现场对比,该电极在低温下性能稳定,设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关键词:
管道
,
阴极保护
,
参比电极
,
寒冷地区
,
保护电位
赵晓明
,
陈静
,
何飞
,
谭华
,
黄卫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微观测试分析方法对沉淀增强型镍基高温合金Rene88DT激光快速成形裂纹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裂纹为液化裂纹,具有典型的沿晶开裂特征.激光快速成形过程中,沉积当前层时,已经凝固的前一层沉积层经受再热循环,晶界处的γ/γ'低熔共晶发生液化,在随沉积过程进行而逐渐增大的残余拉伸应力的作用下被拉开,形成液化裂纹.激光成形件组织具有典型的外延柱状生长特点,沉积层底部为近似平行于沉积方向的细长枝晶,其顶部由于热流方向改变枝晶发生转向,在沉积下一层时,道与道之间的搭接区容易存在转向枝晶未熔的区域,因此生长方向偏离沉积方向一定角度的枝晶在搭接区交汇形成晶界,使得该区域成为开裂的敏感区域.柱状枝晶的晶界沿层与层之间具有贯通的渠道,液化裂纹一旦形成就会沿晶界迅速扩展,因此裂纹大体沿道与道之间搭接区域发展.
关键词:
激光快速成形
,
Rene88DT高温合金
,
液化裂纹
,
搭接区
,
γ/γ'低熔共晶
单英春
,
徐久军
,
赫晓东
,
何飞
,
李明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动态蒙特卡罗(KMC)方法研究物理气相沉积(PVD)制备薄膜过程中基板温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用分维理论研究薄膜表面的复杂程度.该KMC模型中既包括入射原子与表面之间的碰撞,又包括被吸附原子的扩散.模拟中用动量机制确定被吸附原子在表面上的初始构型,用分子稳态计算(MS)方法计算扩散模型中跃迁原子的激活能,用红黑树选择跃迁路径并更新系统跃迁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基板温度大于500 K时,薄膜表面分维均小于2.04,表面光滑,而当基板温度小于500 K时薄膜分维随基板温度降低而增大,表面随基板温度升高变得越来越粗糙,直到基板温度降到250 K时,分维达到最大的稳定值2.32,表面情况非常复杂,具有细致的皱褶和缺陷.分维与基板温度之间的关系说明高基板温度有利于分维小、表面光滑薄膜的制备,而低基板温度使薄膜分维增大、表面结构更加复杂.该研究结果与基板温度对PVD薄膜表面粗糙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趋势上一致,分维能更细致地评价薄膜表面的复杂程度.
关键词:
分维
,
基板温度
,
薄膜
,
PVD
,
KMC
单英春
,
徐久军
,
赫晓东
,
何飞
,
李明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动态蒙特卡罗(kinetic Monte Carlo,简称KMC)方法研究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制备Ni薄膜过程中入射角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该KMC模型中既包括入射原子与表面之间的碰撞,又包括被吸附原子的扩散.模拟中用动量机制确定被吸附原子在表面上的初始构型,用分子稳态(molecular statics,简称MS)计算方法计算扩散模型中跃迁原子的激活能.对于模拟结果,采用表面粗糙度和堆积密度作为沉积构型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当沉积速率是5 μm/min,基板温度是300 K和500 K时,表面粗糙度和堆积密度曲线在入射角度等于35°时出现拐点;入射角度小于35°时,入射角度增大对表面粗糙度增加和堆积密度减小的影响很少;但是入射角度大于35°时,随入射角度增大表面粗糙度迅速增加、堆积密度迅速减小.另外,当基板温度是300 K时,入射角度对薄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程度大于基板温度为500 K时的影响程度.说明高基板温度促使原子更加充分地扩散,从而能削弱自阴影效应的作用.但是,在保证足够高基板温度和合理沉积速率的情况下,入射角度过大同样不利于致密结构形成.
关键词:
动态蒙特卡罗
,
入射角度
,
PVD
,
Ni薄膜
郑盼盼
,
陈冷
,
何飞
,
杨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综述了金属板材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基于X射线衍射技术织构在线检测的原理和方法.着重讨论了基于面探测器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分析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织构在线检测技术的未来.
关键词:
金属板材
,
X射线衍射
,
织构在线检测
董继鹏
,
何飞
,
罗澜
,
陈玮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035
运用DTA、XRD、SEM等测试手段, 研究了CeO2 添加到MgO-Al2O3-SiO2-TiO2 系统后玻璃的形成、相变和介电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在MgO-Al2O3-SiO2-TiO2 系统中引入CeO2可以降低玻璃的析晶倾向, 玻璃的相变过程也随之变化, 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 硅钛铈矿相出现, 金红石和堇青石的相对含量均有所减少, 而硅钛铈矿相的相对含量不断增加. 在微波频率下(10GHz), 材料的介电常数可在7.5~10.5范围内调控, 介电损耗<5.5×10-4.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microwave materials
,
MgO-Al2O3-SiO2-TiO2-CeO2 system g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