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高纯镓电解精炼的研究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7.06.030

在高纯镓电解提纯的工业实践中, 研究了电流密度、 NaOH浓度、电极形式和周期反向电解等因素对电解过程的影响, 确定了适宜的工艺生产控制条件. 1#镓只经一次电解, 产品完全能够达到99.999%高纯镓的要求, 有70%以上的产品达到99.9999%镓的质量标准, 电流效率达98%以上.

关键词: 高纯镓 , 电流密度 , 周期反向电解

藏北商金矿床控矿因素及其找矿标志

肖万峰 , 李光明 , 黄瀚霄 , 马东 , 张智林 , 曲扎

黄金 doi:10.11792/hj20131005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两侧,是近年来发现的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商金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主要矿体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中-下侏罗统木嘎岗日群浅变质海相复理石建造中,受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其次为蚀变岩型,近矿围岩蚀变较弱,蚀变类型包括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黄铁矿及方铅矿;脉石矿物以石英、方解石以及黏土矿物为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地层及构造因素控制,成因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包括岩性及构造标志、蚀变标志、硫化物标志、化探异常及古采矿遗迹标志等,并认为区域上存在找到商式金矿床的可能。

关键词: 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控矿因素 , 矿床成因 , 找矿标志 , 藏北

赴日访问见闻与感受

孔志元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5.03.017

本文主要叙述了参观日本化成化学公司、日本关西涂料公司等企业及访问日本涂料工业会的所见所闻,详细介绍了日本涂料企业在技术开发方面的情况,同时介绍了日本建筑涂料应用情况.

关键词: 日本 , 涂料 , 研发 , 参观见闻 , 感想

镀锡板生产中电解溶锡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

刘军梅 , 王海林

电镀与涂饰

分别在电流密度2 A/dm2和20 A/dm2下,考察了美国杜邦的N117CS型离子交换膜、国产科润的Nepem-417型离子交换膜以及日本硝子的HSF型氢离子选择透过膜电解溶锡时的电流效率、锡利用率以及离子交换膜对 Sn2+的阻隔率。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2 A/dm2时,3种离子交换膜电解溶锡的电流效率、锡利用率以及三者对 Sn2+的阻隔率均相差不大;但电流密度为20 A/dm2、且保证Sn2+质量浓度为(28±2) g/L时,硝子HSF 型离子交换膜的各项性能都比另外两种离子交换膜理想,电流效率84.16%,锡利用率94.82%,对Sn2+的阻隔率96.24%。因此镀锡板生产中电解溶锡时宜选用HSF型离子交换膜。

关键词: 镀锡 , 溶锡 , 电解 , 离子交换膜 , 阻隔率 , 电流效率 , 锡利用率

鼓泡流化床埋管磨损量及其分布的数值研究

桂南 , 樊建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采用离散颗粒单元法对流化床内颗粒运动及其与固定埋管受热面的相互作用进行颗粒直接数值模拟,其中颗粒之间的碰撞采用Tsuji等提出的软球碰撞模型处理,而流场的计算采用大涡模拟,其亚网格应力为Smagorinsky涡黏性模型,流动工况为两维鼓泡流化床.磨损量的估计是基于祝京等人的埋管磨损试验研究的结论,并结合本文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了流化床埋管磨损量及其分布的若干规律.

关键词: 流化床 , 埋管磨损量 , 离散单元法 , 大涡模拟

含氟镧铈复合氧化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

杨晓宾 , 王筠松 , 郭耘 , 郭杨龙 , 王丽 , 詹望成 , 卢冠忠

中国稀土学报 doi:10.11785/S1000-4343.20170108

La,Ce是丰度最高的稀土元素,主要用于催化和抛光材料.研究了从稀土盐到含F的La-Ce复合氧化物的制备过程,以及La/Ce比例、氟化过程、干燥过程及焙烧温度等对制备的含氟镧铈复合氧化物结构、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用NaF 90℃氟化2h,经喷雾干燥,采用分段焙烧技术,最终经850℃焙烧后可制备出颗粒分布均匀、团聚少、呈椭球形的含F的La-Ce铈复合氧化物.制备的样品用于硝子玻璃的研磨抛光,测得切削率0.115 mm/20 min,样品合格率约为90%.

关键词: 含F的La-Ce复合氧化物 , 制备 , 喷雾干燥 , 形貌 , 抛光性能

不同喷吹煤种对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影响

张统忠 , 雪峰 , 薛庆国 , 王广 , 王静松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178

国内某钢厂一座高炉现阶段喷煤量为160 kg左右,对其使用晨煤做喷吹煤时和正赫煤做喷吹煤时的2个阶段的高炉除尘灰(重力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进行了研究。高炉的重力灰和布袋灰的粒度组成和分布表明:重力灰中粒径主要集中在10~110μm,小于110μm颗粒占96%左右,大于74μm,小于297μm的颗粒约占60%;布袋灰的粒度分布图大致集中在3~30μm,小于20μm颗粒占到80%以上。通过岩相显微分析得到了重力灰和布袋灰中的各显微组分的面积分数,并根据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和焦粉的消耗程度,结合化学分析和岩相显微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了该高炉喷吹不同煤种时除尘灰中未燃煤粉所占的百分比。最后,初步得出喷吹不同煤种对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煤粉质量分数的影响,即与晨煤相比,正赫煤的反应性和燃烧性都较好,喷吹期间,炉尘中产生的未燃煤粉较少,煤粉利用率较高。同时也表明,实验室热重法测得的燃烧性和反应性可以作为评价煤粉最终利用率的2个重要参数,为钢厂实际生产中的喷煤评价和煤种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除尘灰 , 粒度分布 , 未燃煤粉

湘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矽卡岩岩石成因:岩石学、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约束

成永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277-2

矽卡岩作为湖南柿竹园矿集区的主要蚀变岩石类型,对该区成矿作用以及找矿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对矽卡岩的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的矽卡岩以石榴子石矽卡岩为主,其次为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闪石斜黝帘石矽卡岩,少量含白钨石榴子石矽卡岩、符山石石榴子石矽卡岩以及硅灰石矽卡岩等。矽卡岩通常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状片状变晶结构,且表现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梳状构造以及条带状构造等。岩石主要由石榴子石、萤石、绿泥石、角闪石、绿帘石、透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斜长石、石英、符山石以及方解石等组成。矽卡岩的主量成分主要包括 SiO2、Al2O3、Fe2O3、MgO 以及 CaO 等,微量以及稀土元素组成主要为 Li、Be、V、Co、Zn、Ga、Rb、Sr、Y、Ce、Nd、Pb 以及 Bi 等。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分馏现象,且表现出南岭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花岗岩的典型特征。矽卡岩的主要原岩为沉积岩,包括灰岩、泥岩、泥质岩以及少量的泥质条带等,岩石成岩过程中主要受田桥组地层以及千里山花岗岩体的共同影响,且为强烈的还原环境。矽卡岩岩石产状与成矿作用和找矿预测密切联系,岩石形态突变部位常常更加有利于矿化富集。

关键词: 矽卡岩 , 岩石成因 , 地球化学 ,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 , 湘南地区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