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9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合成丙酸异丁酯的研究

杨水金 , 许娄金 , , 王冬明 , 陈才元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3.01.044

报道了以固载杂多酸盐TiSiW12O40/TiO2为环境友好催化剂, 对以丙酸和异丁醇为原料合成丙酸异丁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 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是合成丙酸异丁酯的良好催化剂, 最佳反应条件为:n(醇)∶n(酸)=1.2∶1,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0%, 反应时间1.0 h, 反应温度106~125 ℃. 上述条件下, 丙酸异丁酯的收率可达79.1%.

关键词: 丙酸异丁酯 , TiSiW12O40/TiO2 , 环境友好催化剂 , 酯化反应

TiSiW12O40/TiO2 催化合成氯乙酸异戊酯

杨水金 , , 梁永光 , 朱贵军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4.006

以固载杂多酸盐 TiSiW12O40/TiO2 为多相催化剂,通过氯乙酸和异戊醇反应合成了氯乙酸异戊酯,并探讨了TiSiW12O40/TiO2 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TiSiW12O40/TiO2 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醇酸物质的量比为 1.4∶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量的 1.5%,反应时间 1.5 h,反应温度 98~126 ℃时,酯收率可达 92.78 %.

关键词: TiSiW12O40/TiO2 , 氯乙酸异戊酯 , 催化 , 酯化反应

石煤提钒萃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张国斌 , 张一敏 , 黄晶 , 刘涛 , 王非 , 王一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3.06.016

以江西某地石煤为原料,采用直接酸浸—萃取—反萃—沉钒—煅烧的工艺进行萃液循环利用实验,对石煤提钒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V2O5产品质量与萃液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及杂质元素Al,K,Ca,Mg,Fe,Si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萃液的循环利用对V浸出率、V萃取率,萃取现象及V2O5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大,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V的浸出率在92%~ 94%之间波动,V的一级萃取率在75%~78%之间波动,萃取现象正常,V2O5产品的品位始终大于98%;萃液未循环时,浸出液中的Al,K,Ca已饱和,过饱和的Al,K以KAl(SO4)2(H2O)12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过饱和的Ca以CaSO4的形式析出进入浸出渣中,使得萃液循环过程中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Al,K,Ca的含量在第一次循环时急剧增加,随后增加趋势减缓,最终保持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Mg,Fe的含量随萃液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累积,累积至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浸出液、萃原液、萃液中Si的含量在萃液循环利用过程中基本不累积.

关键词: 石煤 , , 萃取 , 循环利用

连铸铸渣的返回利用

宋素格 , 王三忠 , 张振申 , 王新志 , 孙玉强

钢铁研究

为了合理利用返回的连铸铸渣,对铸渣组分进行分析,得到其碱度平均值为4.09,w(TFe+ MnO)平均值为1.64%,属于高碱度还原性炉渣.对4种铸渣返回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返回利用效果优劣次序依次为出钢前、出钢后、LF精炼开始前和LF精炼造渣期.在转炉出钢前进行返回利用效果最佳,适宜的铸渣返回量为5.0~12.0 kg/t,吨钢综合冶炼成本可节约5.94元.

关键词: , 返回利用 , 冶炼成本

最优相位变量子克隆

张刚 , 潘国柱 , 袁好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5.04.009

在量子信息科学中,量子克隆理论是基础理论,它提供量子密码术的绝对安全性.得到d维空间最优1→M=d+1相位变量子克隆的具体变换,然后将这种克隆机推广到1→M=kd+1(k为整数)情况,并得到具体的变换.利用2维空间非最优2→M=2k+1相位变量子克隆的形式,得到最优的克隆变换.两种类型的量子克隆机的拷贝忠信度符合已有的理论值.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量子密码术 , 量子克隆 , 普适量子克隆 , 相位变量子克隆

超重反冲核时间探测器性能测试

徐华根 , 徐瑚珊 , 李文飞 , 贾飞 , 陈若富 , 张雪荧 , 马越 , 李松林 , 段利敏 , 孙志宇 , 肖国青 , 郭忠言 ,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1.030

介绍了一种铝制内椭球面反射镜闪烁薄膜探测器, 对其探测效率、光收集效率和时间性能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采用1 μm厚的BC498闪烁薄膜探测器测量实验中超重反冲核, 探测效率接近100%, 时间分辨好于200 ps, 其性能满足超重反冲核时间测量的要求.

关键词: 闪烁薄膜探测器 , 光收集效率 , 探测效率 , 时间分辨

邯钢余热能发电实践及发展规划

王竹民 , 张怀东 , 马连昌

金属世界 doi:10.3969/j.issn.1000-6826.2006.05.008

余热能发电可有效回收利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降低企业外购电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落实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高自发电比例,邯钢对余热能发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对邯钢目前的发电资源进行了分析,回顾了邯钢余热能发电的历史,介绍了正在实施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关键词: 余热 , 发电 , 现状 , 规划

铜萃液综合回收铜、锌试验研究

俎小凤 , 王夏

黄金 doi:10.11792/hj20130213

采用硫化沉淀工艺对铜萃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考察了硫化沉淀pH值、硫化钠加入量和硫化反应时间等因素以及铜、锌共沉淀和分步沉淀对铜、锌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锌分步沉淀时,萃液pH =2.5,加入1.2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 min,沉铜效果最好,铜回收率98.33%,精矿铜品位38.88%;pH =3.5,加入1.4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 min,沉锌效果最好,锌回收率为98.36%,精矿锌品位33.17%.该工艺可有效回收萃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

关键词: , 硫化沉淀 , ,

钢包铸渣的热循环利用

何金平 , 刘先同 , 王春锋 , 钱龙 , 金奎

钢铁

介绍了武钢CSP钢包铸渣的热态循环回收利用工艺,该工艺在LF炉对连铸钢包液态铸渣进行了热态在线循环利用,深入分析了铸渣循环利用过程中LF炉精炼终渣变化及其对钢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态渣的在线循环,LF炉造渣料及脱氧剂消耗大幅降低,其中石灰降低1.01 kg/t,精炼渣降低0.21 kg/t,脱氧剂铝合金降低0.20 kg/t,电耗降低3.66 kWh/t,回收了浇铸残余钢水,金属料消耗降低3.0 kg/t.

关键词: , 热态循环利用 , 残余钢水

HDBP+TBPO萃U(Ⅵ)机理研究

伊敏 , 张燕妮 , 陈定芳 , 王文清

金属学报

<正> 一、引言 本文研究HDBP(磷酸二丁酯)+TBPO(三丁基氧磷)体系萃U(Ⅵ)的机理,实验中采用单浓度递变法及等摩尔系列法确定萃物组成为UO_2A_2(HA)_2B,并测得萃平衡常数lgβ_(12)=6.89.文中用锥角模型提出的“配位体立体角系数和”稳定规律解释了上述结果,并从温度对萃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0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