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文
,
佟锐
,
宣隽
,
张洪吉
,
夏和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脱水荆,4-二甲氨基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含有中心硫醚键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BG-S-PLA).动态光散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此嵌段共聚物能自组装形成纳米球形胶束,并且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刺激下导致自组装结构破坏,通过粒径和形貌变化证实了结构的破坏.进一步用紫外吸收光谱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控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此新型刺激响应胶束体系对疏水药物的控制释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胶束
,
硫醚键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
高强度聚焦超声
刘红霞
,
孔含泉
,
杨言辰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5.004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吉古元古代裂谷中部的青城子矿集区内,矿体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上部碳酸岩与片岩的过渡带,容矿岩石为黑云变粒岩和硅质岩,矿体受层位控制,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石中的金以不可见金为主,含量与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对矿石组构特征研究表明,该矿床形成既与沉积作用有关,又遭受后期变质变形及热液的叠加改造,矿床为热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成因.
关键词:
热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
地质特征
,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
王宝林
,
代军治
,
秦丹鹤
,
王可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2.005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为一产于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变质地层中大型蚀变岩型矿床,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大石桥组不同岩性地层之间发育的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金矿化以浸染、细脉浸染状产出方式为主.矿石中主要金属硫化物矿物为黄铁矿,次为毒砂、方铅矿及闪锌矿.不同时期形成的矿物其产状有一定区别.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毒砂为主要的载金矿物,根据硫化物矿物产状及含金性特点,提出了矿床为沉积-变质并经后期热液叠加改造成因的认识.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
,
矿床成因
,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
,
辽宁
蔡兰蓉
,
贾妍
,
胡德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电火花放电作用下砂轮表面结合剂材料的去除机理进行了分析.在电火花成形机床上进行电火花修锐青铜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试验,在VH-800三维数字显微镜观察电火花修锐前后金刚石砂轮表面的微观形貌,考察了砂轮修锐前后表面峰点高度分布的变化,比较了不同放电参数作用下的修锐效果.实验证明电火花放电技术可应用于金刚石砂轮的修锐,电火花放电对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进行修锐时存在一个合适的修锐参数范围,在这个范围内,修锐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金刚石砂轮
,
电火花
,
修锐
,
机理
余祖孝
,
何清华
,
刘辉
,
张绍贵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7.06.006
采用腐蚀失重法、磁力测厚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镀液组分、pH值、温度、搅拌速度、时间和纳米TiO2(锐钛型)含量等对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镀层沉积速度、腐蚀速度、点蚀电位的影响,得出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的合理工艺配方:硫酸镍10 g/400 ml,次亚磷酸钠10 g/400 ml,乙酸钠6 g/400 ml,硼酸6 g/400 ml;1 h;pH值5.0;80℃;100 r/min;纳米TiO2(锐钛型)3 g/400 ml.试验结果表明,在中性盐介质中,Ni-P-纳米TiO2(锐钛型)镀层的耐蚀性能比Ni-P镀层提高8倍.但是在碱性、酸性介质中,Ni-P-纳米TiO2(锐钛型)镀层的耐蚀性能略低于Ni-P镀层.
关键词:
Ni-P-TiO2(锐钛型)纳米化学复合镀
,
工艺
,
沉积速度
,
腐蚀速度
,
点蚀电位
李小龙
,
杨旭
,
杨立斌
,
胡彩花
,
王学魁
,
沙作良
人工晶体学报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氨水为矿化剂,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结晶制备锐钛矿TiO2纳米颗粒.并对锐钛矿TiO2进行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投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分析其物相组成及形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是锐钛矿TiO2形成和生长控制的关键因素.利用JMA方程对锐钛矿TiO2结晶生长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钛源浓度增加,Avrami指数n逐渐变大.
关键词:
水热法
,
锐钛矿TiO2
,
JMA方程
,
动力学
李小斌
,
余顺文
,
董文波
,
陈永坤
,
齐天贵
,
周秋生
,
刘桂华
,
彭志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不同拜耳法溶出条件下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和苛性碱浓度的增加,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与水热处理的条件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铝酸钠溶液苛性碱浓度越高,其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越小。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的溶解性能实验和 XR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经水热处理的锐钛矿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的根源在于其溶解性能和结晶度存在差别。随着水热处理锐钛矿条件的不断强化,钛酸钠的结晶度逐渐提高,其在铝酸钠溶液中溶解形成钛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降低,对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也逐渐减小,甚至完全消失。
关键词:
钛矿物
,
氧化铝
,
溶出性能
,
溶解性能
余金鹏
,
关怡新
,
姚善泾
,
朱自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锐孔法是制备微胶囊的常用方法之一。文中根据微通道法乳化技术原理,改进了锐孔法实验装置并用于聚乳酸微球的制备;应用简化的聚乳酸微球制备模型,研究了油相注入速率、搅拌器转速、聚乳酸浓度和锐孔内径大小等因素对聚乳酸微球平均粒径d和粒径分布系数(C V)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注入速率小于1.2 mL/min时,对d和C V影响较小;提高搅拌器转速能降低d;随着聚乳酸浓度的增大,d和C V均呈增大趋势;当锐孔内径处于200μm~550μm时,d和C V与锐孔内径无明显关系。用内径50μm玻璃毛细管针头代替金属针头,成功地制备出粒径均一的聚乳酸微球(d=77.93μm,C V=17.59%)。
关键词:
锐孔法
,
聚乳酸
,
微球
,
单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