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
侯艳宏
,
杨席
,
张志恒
,
朱元强
,
王虎
,
唐鋆磊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2.007
目的 研究常减压装置高温原油馏分及塔顶水相中氯离子、硫离子含量对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镍基合金)腐蚀的影响. 方法 通过腐蚀挂片实验,获得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在含不同浓度氯离子和硫离子的水相、油相中的腐蚀速率变化规律.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316 L和Monel合金表面腐蚀后的微观形貌,探讨两种离子对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腐蚀的影响规律. 结果 在酸值较高的脱后原油中,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0091 ,0 . 0248 mm/a;在酸值较低的常二段馏分中,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0078 ,0 . 0031 mm/a. 在常二段馏分中,加入600 mg/L氯离子和30 mg/L硫化钠时,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1755 ,0 . 1707 mm/a.在相同条件的脱后原油中,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0. 0545 mm/a,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为0. 1281 mm/a. 结论 油相中氯离子含量较低时,环烷酸腐蚀占主导因素;而氯离子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后,氯离子对腐蚀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都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硫离子的存在对腐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塔顶水相中,氯离子和硫离子均对Monel合金腐蚀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炼油
,
316L不锈钢
,
Monel合金
,
腐蚀
,
氯离子
,
硫离子
罗建成
,
莫烨强
,
郑丽群
,
刘志平
,
孙亮
,
侯艳宏
腐蚀与防护
为探讨局部腐蚀对探针读数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能谱等表征方法对20号碳钢探针的失效进行了研究。宏观和微观形貌表明,探针表面随机分布着大小不均的腐蚀坑;金相结果表明,探针材质合格,晶体组织均匀;能谱分析表明,腐蚀坑内存在氯离子和硫元素的局部聚集现象。不均匀的覆盖物在探针表面的形成,以及在电位差及腐蚀介质的影响下,探针表面发生了局部电化学腐蚀,较多腐蚀坑的出现引起了感应电阻信号的跳动,产生了数据的失真。
关键词:
电感探针
,
20号钢
,
失效分析
,
局部腐蚀
段永锋
,
于凤昌
,
崔新安
,
孙亮
,
侯艳宏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10.027
目的 冲刷腐蚀失效是制约炼油装置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通过分析炼化设备系统中典型冲刷腐蚀失效的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石油炼制过程中冲刷腐蚀的控制策略.方法 基于炼油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和管道的结构设计、腐蚀介质和材质等,分别针对减压转油线防冲板、硫酸烷基化装置反应流出物注碱口管线、酸性水汽提塔顶富氨气系统,以及焦化分馏塔进料段塔壁腐蚀问题进行失效分析.结果 通过将材质升级为317L,避免了减压转油线防冲板因环烷酸冲刷腐蚀而减薄.通过改进碱注入方式和优化操作工艺方式,减缓了硫酸烷基化装置反应流出物注碱口管线的硫酸腐蚀.通过将空冷器管束材质升级为316L,及增加管道直径的措施,防治了酸性水汽提塔顶富氨气系统酸性水冲刷腐蚀.通过更换进料分配器解决了焦化分馏塔进料段塔壁腐蚀泄漏的难题.结论 炼化设备冲刷腐蚀的控制策略:依据主动防腐的观念,在遵循炼化设备选材导则进行合理选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设备、管道的实际工艺操作情况,针对具体部位进行腐蚀评估,发现薄弱部位并及时调整相关操作(操作工艺、工艺防腐和腐蚀监测等),从而保证了炼化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炼化设备
,
冲刷腐蚀
,
环烷酸腐蚀
,
酸性水腐蚀
,
失效分析
,
控制措施
陈芳
,
易回阳
,
吴一鸣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以活性艳橙溶液为模拟废水,通过H2O2/TiO2超声(US)协同作用光降解活性艳橙溶液,探讨了TiO2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活性艳橙溶液的初始浓度、pH值、TiO2催化剂锻烧温度等对活性艳橙溶液降解率的影响,并比较了几种不同作用方式对活性艳橙溶液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UV/H2O2/TiO2/US协同作用降解活性艳橙溶液的效果最好;当活性艳橙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 mg·L-1,pH=5,TiO2用量为0.4 g·L-1,H2O2用量为0.4 ml·L-1时,降解率可达92.06%.
关键词:
超声波
,
TiO2
,
协同作用
,
活性艳橙
,
降解
张西明
,
刘立
,
张新发
,
石道涵
,
陈东喜
,
张浩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05.015
对侯8-11井发生腐蚀开裂的套管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结构及残余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油井套管腐蚀开裂是由外向内发展的,其主要原因是腐蚀介质中的Cl-、HCO-3和H2S及表面残余应力共同作用引起的应力腐蚀.
关键词:
套管
,
腐蚀开裂
,
裂纹
,
应力腐蚀
张波
,
彭书传
,
王世亮
,
张泽滨
,
吴敏伟
材料导报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活性艳蓝KN-R在有机改性凹凸棒石上的动力学行为,平衡吸附量q2随着KN-R初始浓度、振荡速度、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有机改性凹凸棒石吸附活性艳蓝KN-R主要是外表面吸附,吸附活化能为39.2 kJ/mol,说明其为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综合作用的过程,其速率由化学过程与外扩散共同控制.
关键词:
有机改性
,
凹凸棒
,
吸附
,
活性艳蓝KN-R
,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