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及性能

郑遗凡 , 赵娜 , 张杰 , , 莫卫民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129

以酸处理后天然沸石为载体, 偏钨酸铵(AMT)为钨源, 经混合球磨制备了AMT/天然沸石复合前驱体, 在CH4/H2混合气氛中升温至900℃进行还原碳化, 制备了碳化不同时间的系列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 采用XRD、TEM、HRTEM、STEM-Z衬度像等方法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WC空间分布进行系统表征. 采用三电极体系粉末微电极方法测试了样品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 由于载体天然沸石孔隙和表面积优势, AMT/天然沸石前驱体在CH4/H2混合气氛中能快速还原并碳化, 形成小尺寸和高分散的以活性相W2C和WC为主的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 并以碳化还原4 h获得的碳化钨晶粒度最小, 分散性最佳, 含量相对最高, 并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活性.

关键词: 碳化钨 , natural zeolite , nanocomposites , microstructures ,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及性能

郑遗凡 , 赵娜 , 张杰 , , 莫卫民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2.00129

以酸处理后天然沸石为载体,偏钨酸铵(AMT)为钨源,经混合球磨制备了AMT/天然沸石复合前驱体,在CH4/H2混合气氛中升温至900℃进行还原碳化,制备了碳化不同时间的系列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TEM、HRTEM、STEM-Z衬度像等方法对样品的物相、微观结构和WC空间分布进行系统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粉末微电极方法测试了样品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由于载体天然沸石孔隙和表面积优势,AMT/天然沸石前驱体在CH4/H2混合气氛中能快速还原并碳化,形成小尺寸和高分散的以活性相W2C和WC为主的WC/天然沸石纳米复合材料,并以碳化还原4h获得的碳化钨晶粒度最小,分散性最佳,含量相对最高,并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活性.

关键词: 碳化钨 , 天然沸石 , 纳米复合材料 , 微结构 , 电催化活性

科学评价,务实求真——熊英等作者的论文编后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砷对70/30黄铜在1NNaNO_2水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作用

罗贤竟 ,

腐蚀学报(英文)

砷对70/30黄铜在1NNaNO_2水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作用罗贤竟,健(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200437)发表于《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1;11(1):83.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腐蚀科技论文讲评会优秀奖罗贤觉,84年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在上海材料研究所从事应力腐蚀方面的工作.砷对70/30黄铜在1NNaNO_2水溶液中应力腐蚀开裂的抑制作用@罗贤竟,健$上海材料研究所....

关键词:

基于POD方法的湍流大尺度信息提取与分析

阳祥 , 丁鹏 , 李增耀 , 陶文铨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用正交分解(POD)方法对径向旋转方通道内直接数值模拟得到的湍流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湍流大尺度结构和POD模态的能量分布.对于不同的工况,文中均采用了200个具有相同时间间隔的湍流瞬时主流速度场作为样本.为研究浮升力对湍流大尺度结构的影响及POD模态的能量分布,对四个不同格拉芙数GrT下的主流速度场进行了POD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湍流大尺度结构主要集中在通道的非稳定壁面(y=0)附近和侧壁面附近,随着格拉芙数的增加湍动能分布于更多的模态中.

关键词: 湍流 , 浮升力 , 大尺度信息 , 正交分解 , 模态

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正> 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3月21~23日在杭州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省各地的98名腐蚀与防护领域的科技工作人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付理事长石声泰和省科协学会部付部长(金双)(金双)到会致词。徐崇嗣付教授代表筹备组作了“浙江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筹备工作报告”。会上邀请了石声泰、叶康民、曹楚南和宋诗哲等四位专家在大会作学术报告,省内科技人员共有43篇论文参加了分组学术交流。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十七名理事,并且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推选产生了理事会人员:

关键词: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