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良
,
徐复铭
,
喜多英敏
,
冈本健一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6.010
采用热固型共聚磺化酚醛树脂在多孔Al2O3管外侧经涂覆、固化、离子交换和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一种载镍炭分子筛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载镍炭分子筛膜和无镍炭分子筛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无镍炭分子筛膜的表面十分光滑,而载镍炭分子筛膜表面呈明显的颗粒堆积状.XRD分析表明载镍炭分子筛膜中镍以硫化物存在.500℃热解所得载镍炭分子筛膜35℃,1.013 2×105Pa时O2通量为32 GPU[1GPU=1×106cm3(STP)/s·cm2·cmHg],O2/N2分离系数为6.7.700℃热解所得载镍炭分子筛膜室温空气储存45天后,35℃时对H2,CO2,O2,N2,CH4等气体的透过通量波动小于8%,而透过选择性几乎不变.
关键词:
膜分离
,
炭分子筛膜
,
载镍炭分子筛膜
,
气体分离
闫晶
,
杨合
,
詹梅
,
任宁
,
寇永乐
材料科学与工艺
管材力学性能参数是研究管材数控弯曲变形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将人工神经网络、有限元模拟以及基于平面应力状态的拉伸实验相结合的参数识别方法,获得了尺寸因子(D/t)为50的铝合金管(50520)的塑性本构参数.同时,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数控弯管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本构参数对弯管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单向拉伸测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获得的管材塑性本构参数模拟的管材外弧面塑性变形行为与实验结果更接近.
关键词:
参数识别
,
管数控弯曲
,
人工神经网络
,
有限元分析
强洪夫
,
王哲君
,
王学仁
,
王广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1.06.006
基于新型亚稳β钛合金Ti2448在温度范围为1023~1123 K,应变速率范围为63.000~0.001 s-1的等温热压缩流动应力曲线特征,采用经典的应力-位错密度关系式和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构建了完整描述亚稳β钛合金热变形流动应力与应变、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关系的本构模型.位错密度变化方程和Avrami方程被用来分别描述合金在高(≥1s-1)低(<1 s-1)应变速率下呈现的动态回复(DRV)和动态再结晶(DRX)两种不同的变形机制.最终通过应用全局优化求解非线性方程的新方法确定本构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根据本文所建模型得到的预测曲线和实验曲线吻合较好,能够有效预测Ti2448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动应力,为构建亚稳β钛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亚稳β钛合金
,
热变形
,
本构模型
,
动态回复
,
动态再结晶
俞秋景
,
刘军和
,
张伟红
,
于连旭
,
刘芳
,
孙文儒
,
胡壮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热压缩试验对Incone1625合金的热变形行为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斜率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这表明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之间通过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共同对应变硬化和再结晶产生影响.用Johnson-Cook模型建立的本构方程由于忽略了这个交互作用而不能很好地预测此合金的应力-应变关系.为此对Johnson-Cook模型做了改进.新的模型考虑了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的交互作用.对比结果表明:修改的Johnson-Cook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Inconel 625合金
,
本构方程
,
热变形
,
应变硬化
杜伟
,
张来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第一原理方法,计算了MoSi_2及其三元合金(Mo,M)Si_2(M=Nb、Tc、Ta、W)的电子结构,表面能(γ_s),不稳定层错能(γ_(us)),以及弹性常数.从"韧化参数"D-γ_s/γ_(us)以及弹性性质两个方面研究了合金化对MoSi_2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MoSi_2(001)Si-|-Si具有较低的表面能,是最可能的解理面;带有方向性的强Mo4d-Si3p共价键是MoSi_2本征脆性的最主要原因.Nb、Tc、Ta合金化有利于增强MoSi_2的韧性;W则起到增脆作用.合金增韧的主要原因是弱M4d-Si3p键代替了方向性的强Mo4d-Si3p键.
关键词:
MoSi_2
,
本征脆性
,
合金化
,
第一原理
权国政
,
陈涛
,
石彧
,
王熠昕
,
张艳伟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20MnNiMo钢多组试样的热压缩实验获得应变速率为0.01~10s^-1、变形温度为1173~1473K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数据。结合Arrhenius双曲正弦本构方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求解得到不同变形条件下本构模型中的热变形激活能Q,材料常数n、a及结构因子A,从而构建了用于表征20MnNiMo钢流变应力与应变量、温度、应变速率之间内在关系的本构方程。研究结果表明:20MnNiMo钢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动态软化行为,流变应力水平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流变应力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较吻合,而且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7.54%。
关键词:
低合金钢
,
流变应力
,
本构方程
,
激活能
罗锐
,
程晓农
,
徐桂芳
,
李冬升
,
郑琦
,
唐桢丁
,
姚永泉
,
张琰琰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15
在 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对800H 合金进行高温单道次压缩实验,结合 OM和 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1000~1150℃和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动态再结晶行为更易发生在较低应变速率和高变形温度条件下,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主要包含晶粒碎化、晶界迁移及亚结构合并;考虑应变量因素,建立应变量耦合的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利用此模型预测合金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得值之间的线性关系达至0.99648,且平均相对误差仅2.019%,说明这种应变量耦合型本构方程能较好的预测800 H 合金在实验条件内的流变应力.
关键词:
800 H 合金
,
动态再结晶
,
微观组织
,
本构模型
,
应变量耦合
岳珠峰
,
万建松
,
张庆茂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建立1种本构模型,用于研究形状记忆合金(SMA)结构和复合材料的力学响应.首先,该本构模型在单轴应力状态和多轴应力状态下得到考核;其次,给出了移植到ABAQUS的用户子程序umat的求解格式.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SMA的CT(紧凑拉伸)和TPB(三点弯曲)试样以及SMA-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常规金属合金增强SM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响应.在CT和TPB裂纹前端,有不同的相变规律,SMA复合材料的相变取决于应力状态和两相材料的材料性质等.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本构模型
叶能胜
,
王小波
,
王继芬
,
谷学新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847
建立了尿样中可卡因(COC)及其代谢物爱冈宁甲基酯(EME)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 采用液液萃取法提取尿样中可卡因和爱冈宁甲基酯,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和用量、试样pH值以及萃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尿样中COC和EME的最佳液液萃取条件是:以V(氯仿)∶ V(异丙醇)=9∶ 1为提取溶剂,调节样品溶液pH=9.5,在40 ℃水浴振荡提取6 min. COC和EME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73%和1.4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57%和2.89%,最低检出限(LOD)为0.040 mg/L. 此法无需衍生化、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尿样中COC和EME的含量.
关键词:
液液萃取
,
气相色谱
,
可卡因
,
爱冈宁甲基酯
,
尿液
常列珍
,
潘玉田
,
张治民
,
薛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0.04.020
研究正火、正火+淬火+中/低温回火、调质处理的50SiMnVB钢的硬度及微观组织,发现50SiMnVB钢通过860℃×120 min(油冷)淬火+600℃×60 min(水冷)回火这种调质工艺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利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SHPB实验装置对这种调质工艺处理后的50SiMnVB钢常温下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进行了测试,得出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参数识别法和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调制50SiMnVB钢较宽应变率下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调质
,
50SiMnVB 钢
,
Johnson-Cook
,
本构模型
,
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