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宏星
,
崔红
,
郝志彪
,
李瑞珍
,
周绍建
,
张祎
,
苏君明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2.01.008
测试了几种石墨、毡基C/C、多维编织C/C及石墨渗铜材料的断裂韧性,定性地比较了它们之间的抗断裂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裂机理作了简要的分析.石墨渗铜材料的断裂韧性与高强石墨相比基本相当,主要是由于铜相与石墨结合强度低而未能发挥铜相增韧的作用.毡基C/C材料的断裂韧性明显优于石墨渗铜材料和石墨,以两种不同基体炭为基体的毡基C/C的KIC值基本相同.多维编织C/C材料中纤维含量及分布与材料的断裂性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断裂韧性
,
石墨
,
石墨渗铜
,
C/C复合材料
王欣
,
许进
,
孙成
,
王福会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模拟硫酸型酸雨作用下X70钢土壤宏电池腐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70钢在酸化后土壤中腐蚀电位较负,成为宏电池阳极,从而受到加速作用.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增大,宏电池阳极的腐蚀速率也增大.当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1时,宏电池腐蚀强度系数γ为4.32;当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5∶1时,宏电池腐蚀强度系数γ则达到18.29.
关键词:
模拟硫酸型酸雨
,
X70钢
,
宏电池腐蚀
,
土壤
,
腐蚀强度系数
王华宁
,
曹志远
,
程红梅
,
付志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6.06.001
本文探讨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宏细观间跨尺度分析的细观元方法.细观元法在结构的常规有限元内部设置密集细观单元以反映材料细观构造,又通过协调条件将各细观元结点自由度转换为同一常规有限元自由度,再上机计算.此方法可实现材料细观结构到构件宏观响应的直接过渡分析,而计算单元与自由度又等同一般常规有限元,为解决具有细观结构新材料与构件跨尺度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有力工具.本文给出用于宏细观跨尺度分析细观元法的基本原理与算式,并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为例介绍其工程应用.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跨尺度分析
,
细观元法
伍远辉
,
孙成
,
勾华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等方法,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对X70钢在土壤中宏电池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或灭菌粘土和砂土组成的宏电池,砂土中试样为宏电池的阴极,粘土中试样为阳极;随实验时间的增加,接菌及灭菌粘土中自然埋藏X70钢腐蚀速率逐渐减小,而砂土中宏电池阳极的腐蚀速率一直相当高;接菌土壤宏电池的电流和电动势比灭菌的大,接菌及灭菌粘土中阳极的腐蚀速率分别是自然腐蚀速率的4.93和2.45倍;在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5∶1情况下,接菌及灭菌粘土中宏电池阳极的腐蚀速率分别为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1时的5.01及2.33倍.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
null
,
null
,
null
伍远辉
,
孙成
,
勾华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7.02.006
利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扫描电镜和表面能谱等方法,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对X70钢在土壤中宏电池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菌或灭菌粘土和砂土组成的宏电池,砂土中试样为宏电池的阴极,粘土中试样为阳极;随实验时间的增加,接菌及灭菌粘土中自然埋藏X70钢腐蚀速率逐渐减小,而砂土中宏电池阳极的腐蚀速率一直相当高;接菌土壤宏电池的电流和电动势比灭菌的大,接菌及灭菌粘土中阳极的腐蚀速率分别是自然腐蚀速率的4.93和2.45倍;在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5∶1情况下,接菌及灭菌粘土中宏电池阳极的腐蚀速率分别为宏电池阴阳极面积比1∶1时的5.01及2.33倍.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
X70钢
,
宏电池
,
腐蚀
李美丹
,
曹忠露
,
日比野成
硅酸盐通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腐蚀防护的评价通常是基于微电池腐蚀理论,很少是基于宏电池腐蚀理论.本文基于宏电池腐蚀理论,将阴极钢筋和阳极钢筋分别制作成两个独立的砂浆试块,再将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离子溶液添加到阳极试块中,通过分析阴极钢筋和阳极钢筋之间的宏电池电位差和宏电池腐蚀电流的变化,来评价亚硝酸离子对钢筋宏电池腐蚀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充足的亚硝酸离子能够增加阳极钢筋的腐蚀阻抗,降低阴阳极钢筋间的宏电池电位差,从而降低钢筋间的宏电池腐蚀电流.亚硝酸离子浓度越高,对宏电池腐蚀的抑制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
亚硝酸离子
,
氯离子
,
宏电池腐蚀电流
,
钢筋
,
混凝土
熊雪宇
,
高春媛
,
徐仁新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0.01.017
中子星的制动机制是中子星研究中的基本问题.磁偶极辐射模型给出中子星的制动指数为3,而所有观测到的中子星的制动指数都小于3,这表明中子星除磁偶极辐射之外还存在其他的转动能量损失方式.考虑中子星的转动动能损失来自:磁偶极辐射、由于单极感应引起的粒子流逃逸以及中子星和量子真空摩引起的能量损失.基于这3种辐射机制,给出了改进后的中子星能量损失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周期对时间一阶导数与周期的依赖关系.考察了6颗中子星(Jl119-6127,B1509-58,J1846-0258,B0531 +21,B0540-69和B0833-45)的周期-周期一阶导数关系,制动指数、表面磁场强度以及磁倾角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星风效应中,真空间隙电势差为常数时磁倾角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取值,而其他情况下磁倾角在0~900之间连续取值.
关键词:
中子星
,
制动指数
,
量子真空摩擦
,
单极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