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Mach- Zehnder干涉仪的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

陶沛琳 , 延凤平 , 刘鹏 , 彭万敬 , 李琦 ,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1.02.011

为实现高精度识别功能,基于Mach-Zehnder光纤传感器建立光纤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引入多元回归统计原理,建立常用信号特征参量与设定因变量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逐步引入校验方法,验证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校验,实现特征的优化选取.利用选取的有效特征,构造基于感知准则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实验证明基于多元统计原理的入侵行为识别系统具有良好的识别准确率,且识别准确率达到83.33%.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识别系统 , Mach-Zehnder干涉仪 , 多元回归 , 感知准则 , 入侵

高速逆流色谱法快速分离制备枸杞中茛菪

李小多 , 李学刚 , 宋尚华 , 张波 , 刘旭晶 , 叶小利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5037

建立了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从枸杞中快速分离莨菪的方法.将枸杞的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初步纯化后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用薄层色谱-荧光法考察了莨菪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体系为氯仿-甲醇-水(10∶7∶3,v/v/v),取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在主机转速为850r/min、流速为1.5 mL/min、检测波长为365 nm的条件下,从200 mg样品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可得到10.2 mg纯度达到98.3%的莨菪.制备所得的莨菪与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保留时间一致,且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结构;纯度经HPLC法测定.研究发现,氯仿-甲醇-水(10∶ 7∶3,v/v/v)体系可连续二次进样而样品的蜂形未受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薄层色谱-荧光法可快速选定HSCCC溶剂体系,进而可快速、简便地制备高纯度的莨菪.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 薄层色谱-荧光法 , 莨菪 , 枸杞

PMI 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卡门锥段成型技术研究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井下全尾砂自流型充填站的建设及应用

刘金鹏 , 王宝亮 , 王忠军 , 朱春来 , 闵国清 , 周发陆 , 魏海涛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7.07.006

详述了招远市金岭矿业有限公司井下全尾砂自流型充填站的突出优点和设计结构,并与建设地表充填站在建设费用、运营费用方面进行了对比.应用实践表明,井下充填站投资省,管理方便、易于操作控制,运营费用低.

关键词: 水力尾砂 , 井下充填站 ,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获奖项目介绍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光面爆破控顶技术在上向分层采矿中的应用

王忠军 , 戴立新 , 张万超 , 王福永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08

详述了光面爆破控顶技术在金岭矿业有限公司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的应用,通过与普通爆破作业进行对比,提出了光面爆破控顶技术在设计和实际施工作业时的改进措施,可有效地提高采场生产能力、降低采矿成本.

关键词: 光面爆破控顶技术 , 上向分层采矿 ,

板式换热器内颗粒污垢预测模型与实验

张冠敏 , 李冠球 , 李蔚 , 黄涛 , 任毓程

工程热物理学报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紧凑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中.颗粒污垢作为工业冷却水污垢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形成特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四台商用板式换热器进行了研究,在测试得到其流动传热特性后,完成了三组颗粒污垢实验,研究了几何参数、流动参数以及污垢颗粒浓度对污垢形成的影响.以-卡门类比为基础,结合实验数据,完善了板式换热器内颗粒污垢的污垢工程模型,得到的预测关联式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实验测试数据对比,偏差均在±6%左右.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 颗粒污垢 , 污垢工程模型 , -卡门类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