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
孙亮
,
李顺洲
,
黄建冬
,
尹正朝
,
何艾生
,
李春光
,
张雪强
,
黎红
,
罗胜
,
顾长志
,
金爱子
,
杨海方
,
冯稷
,
何豫生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4.02.005
研制了一种结构紧凑的高温超导窄带滤波器.该滤波器中心频率为,是在以0.5mm厚的LaAO3(εr≈24)为衬底的YBCO超导薄膜上制作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滤波器具有比较好的性能,其插入损耗<0.3dB,反射损耗<-16dB,相对带宽<9‰, 带边陡度>9dB/MHz, 中心频率误差<0.05%.滤波器设计中,利用特殊技术成功地改善了过渡带上的零点特性,为今后研制新型的结构紧凑的滤波器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微波应用
,
带通滤波器
孙亮
,
陈静
,
李顺洲
,
黄建冬
,
尹正朝
,
李春光
,
何艾生
,
张雪强
,
黎红
,
罗胜
,
顾长志
,
金爱子
,
杨海方
,
冯稷
,
何豫生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4.03.016
研制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高温超导带阻滤波器.这种带阻滤波器的设计值为:中心频率,2.5GHz带内最大衰减65dB.而用YBCO薄膜制成的带阻滤波器实物经调谐,其中心频率与设计值相同,带内最大衰减为73dB,优于设计指标.该滤波器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边带陡,而且可以与其他滤波器组合使用.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微波应用
,
带阻滤波器
王小平
,
刘援
,
王霈文
,
冯稷
,
李季
,
林晨光
,
华志强
,
吴柏枚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1.06.004
采用中空柱阴极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制备 YBCO 超导薄膜.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沉积在 LaAlO3 和 Zr(Y)O2 上的具有 c 轴取向的 YBCO 超导薄膜及其相应衬底的表面形貌.生长的 YBCO 膜都具有较好的表面结构.在 LaAlO3 单晶衬底上的 YBCO 膜形成大颗粒岛状结构,颗粒生长整齐,尺寸大小均匀;生长在单晶 Zr(Y)O2 上的 YBCO 膜则形成起伏较大的层状与岛状生长的混合结构,这些差别的产生与衬底的初始状况及制备过程中膜与衬底的界面作用有关.分析了形成超导薄膜不同表面形貌的原因,从生长机理角度讨论了表面形貌与缺陷和位错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YBCO
,
薄膜
,
表面形貌
王小平
,
刘援
,
王霈文
,
李季
,
林晨光
,
华志强
,
冯稷
,
吴柏枚
,
杜英磊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2.02.001
采用大直径中空柱状阴极直流磁控溅射装置,在LaAlO3和Zr(Y)O2衬底上制备YBCO超导薄膜.用透射电镜(TEM)、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和衬底间的界面,薄膜的螺旋生长结构,YBCO薄膜及其相应衬底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分析了基片表面形貌及表层内缺陷对界面附近薄膜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衬底沉积的超导薄膜具有不同表面形貌的原因.从生长机理角度对表面形貌、缺陷和位错的形成机制进行讨论.
关键词:
王小平
,
刘援
,
王霈文
,
冯稷
,
林晨光
,
华志强
,
张朝兴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6.017
采用大直径中空柱状阴极磁控溅射装置和筒形加热器制备了高质量 YBa2Cu3O7-x 双面超导薄膜.使用衬底为(001) LaAlO3 和 (001) YSZ.双面超导薄膜零电阻温度 TC=89~91K,临界电流密度 JC≥106A/cm2(77K,零场下),微波表面电阻 RS<1 mΩ(77K,10GHz).对不同氧氩比下制备的双面膜进行了性能的比较.当 O2:Ar=1:2.5,衬底温度在 800℃时,制备出了高质量的双面超导薄膜.同时对双面超导薄膜进行了微结构分析.用制备的 25mm×20mm 双面膜研制成功中频滤波器,中心频率为1.06 GHz 时,插损为 0.67 dB.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双面超导薄膜
,
性能
,
微结构
吴峰
,
张利华
,
袁懋森
,
冯稷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1.058
介绍一种新型的以MCU(微控制器)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核心的DC-SQUID(直流电压-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磁强计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SQUID前端电路所需要的各种控制信号以及前端电路采样信号的放大、滤波等功能.使用MCU与FPGA实现系统的数字化控制、AD采集、LCD(液晶)实时波形显示与控制菜单显示等功能.MCU与FPGA的使用极大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可维护性与扩展性,方便了用户使用与设备升级.整个控制器已经完成并投入试验室使用.
关键词:
赵锐霞
,
尹亮
,
潘玲英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2.04.014
对PMI泡沫夹层结构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成型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玻璃钢面板及其泡沫夹层结构性能、面板成型、泡沫热成形、泡沫拼接、玻璃钢泡沫夹层结构成型及无损检测等技术研究,确定了玻璃钢外面板、预先固化,然后与泡沫等复合组装,最后铺覆内面板,整体进罐固化的成型工艺.结果表明,玻璃钢面板纵、横向拉伸强度为602、593MPa,模量为26.0、27.2 GPa,满足设计强度≥350MPa、模量≥25GPa的要求;玻璃钢/PMI泡沫夹层结构泡沫密度为(110±10)kg/m3,厚度28mm,纵、横向侧压强度为32.9、30.5MPa、模量为2.31、2.38GPa,满足设计指标侧压强度≥25MPa、模量≥2.0GPa的要求,采用玻璃钢/PMI 泡沫夹层结构分步固化成型工艺研制的首件新型号整流罩冯卡门锥段,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
泡沫夹层结构
,
冯卡门锥段
,
成型技术
钱浩庆
,
卞文山
材料研究学报
<正> 第五次(1991)国家自然科学奖已于1991年12月揭晓,共有53项优秀成果获奖,其中属材料与工程科学部分的有6项。1 铝电解过程中若干物理化学问题的研究本项研究获三等奖。主要研究者:邱竹贤,姚广春,冯乃祥,张明杰,李庆峰研究单位:东北工学院
关键词:
张冠敏
,
李冠球
,
李蔚
,
黄涛
,
任毓程
工程热物理学报
板式换热器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紧凑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中.颗粒污垢作为工业冷却水污垢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形成特性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四台商用板式换热器进行了研究,在测试得到其流动传热特性后,完成了三组颗粒污垢实验,研究了几何参数、流动参数以及污垢颗粒浓度对污垢形成的影响.以冯-卡门类比为基础,结合实验数据,完善了板式换热器内颗粒污垢的污垢工程模型,得到的预测关联式具有较好的精度,与实验测试数据对比,偏差均在±6%左右.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
颗粒污垢
,
污垢工程模型
,
冯-卡门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