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涛
,
凌礼恭
,
吕云鹤
,
盛朝阳
,
高晨
,
王臣
,
马若群
,
张新
,
贾盼盼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11903/1002.6495.2015.166
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机械设备材料(包括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基合金)应力腐蚀问题的国际及国内研究和工程现状,在分析国内压水堆核电站设备材料失效案例的基础上,对国内核电站设备材料应力腐蚀的预防、缓解和处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应力腐蚀
,
压水堆核电站
,
一回路水应力腐蚀开裂
,
奥氏体不锈钢
,
镍基合金
凌礼恭
,
王徐颖
,
陆永浩
,
丁贤飞
,
初起宝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13.018
综述了国际上对PWR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焊缝(CSWs)结构、载荷、应力状态、失效分析的研究。研究认为CSWs的结构设计易造成高溶解氧服役环境,在CSWs死水区空腔存在微量氯离子污染的可能,导致较大应力腐蚀倾向。目前研究确认的失效模式有穿晶应力腐蚀(TGSCC )、沿晶应力腐蚀(IGSCC )、SCC+点蚀。计算出CSWs死水区空腔理论浓度可达230×10-6,分析认为溶解氧和低浓度水平的氯污染是可引起上述腐蚀的环境因素;CSWs应力腐蚀裂纹扩展模式与材料敏化、服役溶液环境、初始应变、应力状态等因素相关;点蚀可能成为应力腐蚀的起源也可发展成为独立的破坏形式。
关键词:
CANOPY密封焊缝
,
溶解氧
,
氯
,
应力腐蚀开裂
,
点蚀
,
穿晶应力腐蚀
,
沿晶应力腐蚀
齐鹤云
钢铁
介绍了凌钢钢渣处理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参数及钢渣处理关键技术环节,包括高温钢渣运输、焖渣效果控制、磁选设备安装和布置等,同时介绍了钢渣处理所回收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指出钢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实践结果表明:凌钢钢渣处理生产线经多次技改后,工艺布置合理,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有效解决了钢渣外排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环保问题.
关键词:
钢渣
,
焖渣
,
磁选
安武生
,
杨宗成
,
孙宏武
钢铁
凌钢喷煤工程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短流程工艺,喷吹系统采用浓相输送技术,试生产期间无法实现正常喷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调整.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该系统运行正常,喷煤量达到了设计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实践
郝志强
,
郭宝志
,
闫清军
钢铁
介绍了凌源钢铁公司与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对凌钢150 mm×150 mm小方坯连铸机进行高效化改造的情况.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抛物线型连续锥度结晶器、半板弹簧振动装置、连续矫直拉矫机、二冷优化等设备和技术对小方坯连铸机进行改造,实现了"高拉速、高作业率、高连浇炉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高效化目标.
关键词:
小方坯
,
高效
,
连铸
刘海彬
,
张宝付
,
刘福成
,
李亮
,
赵宏博
钢铁研究
为了降低凌钢炼铁成本,对凌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的工艺进行探讨,找出合理的配煤比例以及其爆炸性控制、着火点、挥发分和系统氧含量等关键技术参数.对凌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工艺进行改进,褐煤喷吹比例逐步稳定在30%,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高炉
,
喷吹褐煤
,
配煤比例
中国冶金
凌钢通过对2号方坯连铸机二冷制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喷嘴型号和布置以及适当的水量控制等制度,对减轻铸坯中心偏析、扩大铸坯等轴晶率、提高铸坯内部质量有明显效果,铸坯合格率由优化前的87.26%提高到优化后的99.81%,为进一步完善连铸二冷控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连铸机
,
二冷制度
,
中心偏析
,
等轴晶率
张伟
,
田中明
,
胡德顺
,
张立国
,
王再义
,
王相力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0yuan.issn1001-0963.20140158
为掌握鞍凌高炉锌负荷水平和锌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规律,通过入炉原燃料、炉渣、粉尘等系统取样对鞍凌高炉的锌、碱负荷及收支平衡进行了统计,并对锌在高炉内的反应行为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高炉入炉锌负荷为0.69 kg/t,碱负荷为4.66 kg/t,锌和碱金属的主要来源都是烧结矿,由烧结矿带入的锌量达到锌负荷的90.7%,带入的碱金属达到碱负荷的61.7%;支出方面锌主要随炉尘排出,碱金属主要随炉渣排出.此外结合热力学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锌在高炉内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并提出了锌富集的预防控制措施.
关键词:
高炉
,
锌
,
碱金属
,
锌负荷
,
热力学
马晓勇
,
张宝付
,
戴田军
,
李亮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50199
对凌钢2 300 m3高炉长期非计划休风的处理进行总结.主要经验是在高炉休风后采取保温措施;复风后加入适量净焦,多补充喷煤量,使用最高风温等强提炉温;降低炉渣碱度,改善炉渣流动性;适度调整矿批,合理调整布料矩阵,保证两股煤气流合理分布;分级式堵风口和安排合理的炉前作业等措施,复风24h后炉况就基本恢复正常.
关键词:
高炉
,
非计划休风
,
分级式堵风口
,
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