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66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断裂结构扰流柱通道内的传热和阻力特性

徐青 , 黄小新 , 赵广超 , 李军 , , 赵冬梅 , 张正国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具有断裂结构扰流柱的涡轮叶片尾缘楔型通道的流动与换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Reynolds数取值范围为3000~13500,随着Reynolds数的增加,断裂扰流柱通道的换热能力增强;同时选取了8种断裂距离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断裂距离的增大,通道换热能力减弱;另外还讨论了不同的扰流柱断裂分布区域对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关键词: 叶片 , 尾缘 , 断裂结构扰流柱 , 强化传热

束腰结构扰流柱通道的传热和阻力特性

, 赵广超 , 黄小新 , 徐青 , 李军 , 赵冬梅 , 高学农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对涡轮叶片尾缘中具有束腰结构扰流柱的冷却通道的传热和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雷诺数、扰流柱的束腰比以及不同组合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道平均努塞尔数随着Reynolds的增加而增大,而当Reynolds数较大时,与圆柱通道相比,束腰结构扰流柱通道的换热效果稍低;(2)通道内平均努塞尔数随着束腰比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然后有所变缓,而其压力损失却曲折波动;(3)在三排扰流柱中,第Ⅱ排束腰结构扰流柱对换热效果影响最大,第Ⅰ排影响最小.当第Ⅰ排和第Ⅲ排为束腰结构扰流柱时,其换热减弱,而压力损失系数却增大.

关键词: 叶片 , 尾缘 , 束腰结构扰流柱 , 强化传热 , 楔形通道

叶片尾缘内冷通道中最佳强化传热的针肋排列结构研究

, 田丽亭 , 赵冬梅 , 关志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应用湍流模型对涡轮叶片尾缘针肋通道的换热与流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为了研究通道内针肋排列方式对换热与流动的影响,对三种不同的针肋排列方式的通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比较了顺排和叉排的区别,并提出了一种沿流向叉排的针肋排列方式,且对各种排列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 叶片 , 尾缘 , 针肋 , 强化传热 , 数值模拟

楔形通道换热三维数值模拟

, 闵春华 , 卢聪明 , 赵冬梅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涡轮叶片尾缘针肋通道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为了研究冷却叶片尾缘处正压面与背压面楔角对换热和流动的影响,在Re=1.0×104~1.0×105进行了稳态湍流三维数值模拟;为了研究冷却叶片尾缘扰流柱上下两部分在流动方向错位的距离对通道传热和流动的影响,在针肋顺排及Re=2.0×104的情况下进行了稳态湍流三维数值模拟.得出了平行通道最宜被采用以及针肋错位通道中随着针肋错位距离的增加通道的换热和压力损失都增加的结论.

关键词: 叶片尾缘 , 针肋 , 数值模拟 , 楔形通道

椭圆筒壁传热模型的研究

, 闵春华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从椭圆的特性出发,导出了椭圆筒壁的传热方程以及温度分布,给出了椭圆筒壁的传热特性与椭圆几何参数及换热系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椭圆几何参数对最大换热量及临界热绝缘厚度的影响;查明了椭圆筒壁传热按圆筒壁处理的条件.

关键词: 传热过程 , 椭圆 , 热流密度

钢高炉喷煤实践

安武生 , 杨宗成 , 孙宏武

钢铁

介绍了钢高炉喷煤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并对高炉喷煤后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喷煤操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炉 , 煤粉喷吹 , 实践

钢钢渣处理生产实践

齐鹤云

钢铁

介绍了钢钢渣处理生产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性能参数及钢渣处理关键技术环节,包括高温钢渣运输、焖渣效果控制、磁选设备安装和布置等,同时介绍了钢渣处理所回收产品的种类和用途,指出钢渣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实践结果表明:钢钢渣处理生产线经多次技改后,工艺布置合理,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有效解决了钢渣外排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环保问题.

关键词: 钢渣 , 焖渣 , 磁选

钢高炉喷煤工程投产实践

安武生 , 杨宗成 , 孙宏武

钢铁

钢喷煤工程制粉系统采用中速磨短流程工艺,喷吹系统采用浓相输送技术,试生产期间无法实现正常喷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和工艺参数调整.自1998年投入运行以来,该系统运行正常,喷煤量达到了设计水平.

关键词: 高炉 , 喷煤 , 实践

钢小方坯连铸机高效化技术改造

郝志强 , 郭宝志 , 闫清军

钢铁

介绍了凌源钢铁公司与连铸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对钢150 mm×150 mm小方坯连铸机进行高效化改造的情况.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抛物线型连续锥度结晶器、半板弹簧振动装置、连续矫直拉矫机、二冷优化等设备和技术对小方坯连铸机进行改造,实现了"高拉速、高作业率、高连浇炉数、高质量和高效益"的高效化目标.

关键词: 小方坯 , 高效 , 连铸

钢2300 m3高炉褐煤喷吹工艺及实践

刘海彬 , 张宝付 , 刘福成 , 李亮 , 赵宏博

钢铁研究

为了降低钢炼铁成本,对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的工艺进行探讨,找出合理的配煤比例以及其爆炸性控制、着火点、挥发分和系统氧含量等关键技术参数.对钢2 300 m3高炉喷吹褐煤工艺进行改进,褐煤喷吹比例逐步稳定在30%,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高炉 , 喷吹褐煤 , 配煤比例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6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