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4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丙烯腈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梅林玉 , 张梦赟 , 林也平 , 付一政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333 K对聚丙烯腈(PAN)与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c)、碳酸乙酯(EC)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4种不同溶剂形成的溶液进行了研究.从模拟4种溶液体系得到的平衡快照可见,PAN在EC中有最伸展的构象;PAN在各溶剂中的回转半径(Rg)大小顺序为Rg(Ec)> Rg(DMF)> Rg(DMAc)> Rg(NMR);PAN链在EC中的分子内N-N原子间径向分布函数(RDF)峰值较在其它溶剂中小,且PAN与EC的分子间RDF峰值最大,PAN与EC之间有最强的相互作用;PAN的均方位移(MSD)曲线显示,PAN链在EC中的移动性最差,说明PAN在EC中的特性黏度最大.以上结果表明,在333 K时,4种溶剂对PAN的溶解能力顺序为EC> DMF> DMAc> NMP.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聚丙烯腈 , 回转半径 , 径向分布函数 , 均方位移

单分散球形SiO2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黄征 , 官建国 ,

硅酸盐通报

以氨水作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单分散、粒径约300~500 nm的微SiO2粒子.研究了氨水浓度、乙醇用量、正硅酸乙酯/水的体积比及硅烷偶联剂浓度对SiO2粒子粒径、分散度及其表面结构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SiO2胶体粒子的稳定性能和成核生长机理.结果表明:SiO2粒子粒径随氨水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散度增大;且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粒径减小,分散度下降.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使得SiO2胶体粒子表面有机成分增多,疏水性增强,其水乳液在常温下不能长久放置,且硅烷偶联剂浓度愈高,粒子间愈容易发生黏连.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硅烷偶联剂 , 二氧化硅 , 正硅酸乙酯

HTPB/增塑剂共混物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赵树森 , 付一政 , 梁晓艳 , 廖黎琼 , 姚巍 , 宁淑丽 , 赵贵哲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粘接剂与小分子增塑剂癸二酸二辛酯(DOS)的相分离会严重影响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固体推进剂的使用性能.文中应用分子动力学(MD)和介现动力学(MesoDyn)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增塑剂含量和温度对HTPB/DOS共混物的相容性和介现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时当增塑剂DOS的含量为6%时,HIPB和DOS的相容性最好;随温度升高,HTPB/DOS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当温度低于228K时,共混物会产生明显的相分离.

关键词: 端羟基聚丁二烯 , 癸二酸二辛酯 , 分子动力学 , 介观动力学 , 相互作用参数

尼龙6/季铵盐/蒙脱土复合材料介观-宏观模拟

付一政 , 林也平 , 高艳芳 , 梁晓艳 , 廖黎琼 , 杨潞霞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耗散粒子动力学(DPD)和有限元分析方法(FEM)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改性蒙脱土(MMT)的尼龙6(PA6)/季铵盐(Quat)/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通过将分子动力学(MD)模拟得到的非键相互作用能转化为介观DPD模拟中的各珠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用DPD模拟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介现形貌.通过将DPD模拟得到的介现形貌转化为宏观模拟中有限元分析(FEM)的输入结构,采用FEM方法预测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FEM分析结果表明,共混物为各向异性材料,在zz方向的拉伸模量(E)与文献值基本一致,且比垂直于zz方向(xx和yy方向)的低得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 有限元 , 季铵盐 , 蒙脱土 , 尼龙 , 纳米复合材料

侧链结构对聚羧酸盐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蔡苇 , 崔鸿越 , 郭桂珍 , 赵贵哲 , 孙友谊 , 韩涛 ,

硅酸盐通报

以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烯丙基磺酸钠为原料,分别制备引入羧基侧链、引入聚氧乙烯侧链以及同时引入羧基与聚氧乙烯侧链的聚羧酸减水剂.加入水泥净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羧基侧链对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影响较大,聚氧乙烯侧链对减水剂的保塑性能影响较大,同时具有两种侧链的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和保塑性能都得到提高.

关键词: 聚羧酸系减水剂:羧基侧链:聚氧乙烯侧链 , 分散性能 , 保塑性能

TGDDM/DDS交联环氧树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刘伟帅 , 王建 , 苗瑞珍 , 康志鹏 , 荆兴斌 , 付一政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5.021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醚(TGDDM)与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交联过程中结构与能量的变化情况,预测了交联环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使得TGDDM/DDS体系密度增大,结构堆积更加紧密,范德华力和静电作用力增大,总能量减小,反应过程放热,通过温度-比体积曲线得到了交联体系的Tg约为527.9K,与实验值538.9K较为吻合,交联显著增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而高温环境会引起树脂力学性能的下降,通过径向分布函数g(r)揭示了温度对交联环氧树脂结构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交联 , 径向分布函数 , 玻璃化转变温度 , 力学性能

新型制备方法合成高纯度二羟甲基脲的研究

曹杨 , , 孙友谊 , 田雨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7.06.005

在弱碱性条件下,以尿素和甲醛溶液为原料通过加成反应合成制备二羟甲基脲,利用FTIR、1HC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化学方法对其所含元素、羟甲基含量及游离甲醛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这种制备方法,产物二羟甲基脲含量较高,游离甲醛的含量较低.

关键词: 二羟甲基脲 , 游离甲醛

核壳结构聚苯乙烯/银复合粒子的制备研究

陈闯 , 赵贵哲 , 王毅 , 孙友谊 , 周兴 ,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1.05.020

采用化学镀法,将金属Ag粒子致密镀覆在自制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制备了具有高导电特性的PS/Ag复合粒子,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表面粗化处理、AgNO3/PS质量比和NH3·H2O浓度3个因素对复合粒子的体积电阻率产生了重要影响;粗化处理在PS微球表面引入了磺酸基团,提高了PS微球表面的电负性和亲水性,对包覆过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当AgNO3/PS质量比为1∶2,NH3 · H2O,PdCl2和甲醛的用量分别为60 mL/L,0.2 g/L,10 mL/L时,制备的Ag/PS复合粒子体积电阻率降低至1.12×10-4 Ω·cm.

关键词: 导电材料 , Ag/PS复合粒子 , 分散聚合 , 化学镀

交联氟硅橡胶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张梦赟 , 王荣华 , 林也平 , 李素敏 , 付一政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氟硅橡胶(FVMQ)交联前后体系结构的变化,并预测了交联FVMQ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交联反应使得体系的能量升高,体积收缩,密度增大,体系结构堆积更加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为了进一步说明体系结构的变化,对径向分布函数g(r)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交联后分子间的g(r)变小而分子内的g(r)明显增大.采用温度-比容曲线预测交联FVMQ的Tg为210.10 K,接近于实验值204.81K.此外还预测了不同温度下交联FVMQ的弹性模量(E)、剪切模量(G)、体积模量(K)和泊松比(v),拟合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到了Tg为210.91K,与之前的预测值基本一致,说明MD方法可以作为预测交联FVMQ Tg的有利工具.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 氟硅橡胶 , 交联 , 径向分布函数 , 玻璃化转变温度 , 力学性能

PET/PLA共混物中小分子扩散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梅林玉 , 廖黎琼 , 付一政 , 张梦赟 ,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研究了O2、CO2小分子在不同质量比(90/10、70/30、50/50、30/70和10/9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共混物中的扩散行为,基于Einstein关系式计算了小分子在共混物中的扩散系数。讨论了不同探针半径对自由体积分数(FFV)的影响以及自由体积分数与扩散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探针半径越大,自由体积分数越小;扩散分子的动力学半径越小,在同一比例PET/PLA共混物中的扩散系数越大,与自由体积理论取得统一。当PET/PLA共混物质量比为70/30时共混物的阻隔性能最好。

关键词: 扩散系数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自由体积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聚乳酸共混物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4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