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超董俊华韩恩厚柯伟
腐蚀学报(英文)
用增重法、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在模拟海洋大气干湿交替环境下16Mn钢和Cu-Mn耐候钢的腐蚀行为及Cu、Mn共添加对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u-Mn耐候钢的腐蚀速率低于16Mn钢,其锈层更致密;两种钢的铁锈均由Fe3O4,α-FeOOH,β-FeOOH,γ-FeOOH和大量无定形相组成;添加Cu使Fe3O4含量增加,添加Mn使γ-FeOOH含量减少;Cu在Cu-Mn耐候钢锈层中以CuFeO2存在;Mn在两种钢锈蚀初期以MnO存在,后期为Mn3O4.Cu、Mn的协同作用使Cu-Mn耐候钢抗大气腐蚀性能优于16Mn钢.
关键词:
干湿交替
,
weathering steel
,
XRD
,
EPMA
宋彦萍
,
陈焕龙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ANSYSCFX研究了具有圆形和椭圆形柯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叶型在不同射流速度下的流场和性能。结果表明:小的射流速度和大的柯恩达表面型线曲率是导致射流分离的主要因素,采用高速射流绕流大曲率柯恩达表面能够获得较大气流角和膨胀比,但同时带来较大的能量损失,叶栅气动性能与柯恩达表面形状和射流条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燃机涡轮
,
环量控制叶型
,
柯恩达表面形状
,
射流速度
宋彦萍
,
杨晓光
,
李亚超
,
陈浮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针对网格疏密程度和湍流模型对利用柯恩达效应的环量控制翼型二维流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以实验结果为参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网格的疏密和湍流模型的选取对流场细节的捕捉和性能参数的预测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圆、椭圆和对数螺线形式柯恩达表面的环量控制翼型性能的变化,初步探讨了射流层附壁与高曲率表面特征参数的关联.
关键词:
环量控制翼型
,
柯恩达效应
,
湍流模型
,
柯恩达表面形状
鲁云华
,
赵洪斌
,
迟海军
,
董岩
,
肖国勇
,
胡知之
绝缘材料
以1,4-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6FAPB)为含氟二胺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和1,2,3,4-环丁烷四酸二酐(CBDA)为二酐单体,经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再经热酰亚胺化处理制备出含氟共聚聚酰亚胺(CPI)薄膜.采用红外(IR)、紫外(UV-Vis)、溶解性测试等对CPI进行结构与性能表征,考察两种二酐单体的不同物质的量之比对共聚聚酰亚胺光学性能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环二酐CBDA摩尔配比的增加,CPI薄膜在410 nm处的光透过率逐渐增加,薄膜颜色逐渐变浅,溶解性有所改善.
关键词:
聚酰亚胺
,
共缩聚
,
含氟
,
结构与性能
韩恩厚
,
柯伟
腐蚀学报(英文)
腐蚀疲劳裂纹内的化学与电化学状态韩恩厚,柯伟(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沈阳110015)发表于CorrosionScience,1993;35(1—4):599.获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第三届全国青年腐蚀科技论文讲评会一等奖韩恩厚,男,1961年8月生.1990年在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1993年3月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同月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敏感断裂机理、工程结构失效分析与寿命....
关键词:
张文英
,
黄楠
,
孙鸿
,
冷永祥
,
杨文茂
,
陈俊英
功能材料
采用过滤真空阴极直流弧源(FilteredCathodic Vicuum Arc Deposition,FCVA)方法沉积超硬(>6000HV)超厚(微米级)的DLC/DLC多层薄膜.通过显微硬度、内应力测量、XPS等方法表明,该薄膜显著优于普通单层薄膜.
关键词:
DLC
,
类金刚石薄膜
,
FCVA
,
超硬超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