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94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等离子熔覆Cr7C3/γ-Fe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的耐磨性

, 王立梅 , 黄继华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6.02.013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3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在室温干滑动磨擦及高温滑动磨擦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相组成是Cr7C3增强相和γ-Fe固溶体与少量Cr7C3构成的共晶;涂层在室温和高温干滑动磨擦条件下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 , 显微组织 , 耐磨性

等离子熔覆Cr7C3/γ-Fe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的组织与耐磨性研究

, 王立梅 , 黄继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6.11.002

以Fe-Cr-C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级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新型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光子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色散谱(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及二体磨料磨损条件下测试了该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涂层组织包括Cr7C3增强相和γ-Fe固溶体与少量Cr7C3构成的共晶;由于Cr7C3/γ-Fe快速凝固复合材料涂层组织细小、均匀,在滑动磨损过程中不易与对偶件黏着、在磨料磨损过程中具有很高的抗切削抗剥落能力,因而在干滑动磨损及二体磨料磨损条件下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 , 显微组织 , 耐磨性

等离子束表面冶金Al2Cu和α-Al复合涂层研究

, 王立梅 , 李惠琪 , 于洪爱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5.030

采用等离子束表面冶金技术,以纯铝为基材,纯铜粉末为冶金原料,在铝表面制得了冶金结合良好的Al2Cu和α-Al复合涂层.涂层组织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涂层底部为逆热流方向长大的粗大枝晶,上部为细小枝晶和大胞晶均匀分布.涂层最高硬度为260HV,较铝基材的硬度(74.5HV)有显著提高,在油润滑滚动磨损试验条件下纯铝的磨损量是涂层的6~10倍,说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载荷特性.

关键词: 等离子束 , 表面冶金 , 复合涂层 , 耐磨性

埋弧堆焊TiC颗粒增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 黄继华 , , 宋桂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TiFe粉、Cr粉、Ni粉、Fe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利用合金粉粒埋弧堆焊技术在Q235钢表面原位反应合成TiC颗粒增强Fe基复合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并在室温干滑动磨损条件下测试该涂层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利用合金粉粒埋弧堆焊技术,可以原位合成粒径在2 μm以下、弥散分布的TiC颗粒.涂层组织由TiC颗粒、马氏体和奥氏体构成.涂层平均显微硬度达601HV0.2,约是碳钢基体的3倍.由于TiC颗粒和马氏体的抗磨损性能使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因此涂层磨损质量约是基体金属的1/10.埋弧堆焊双层涂层与单层涂层相比,马氏体含量减少,奥氏体和TiC含量增加,耐磨性更好.

关键词: 埋弧堆焊 , TiC颗粒 , 涂层 , 原位合成

等离子熔敷Cr7C3金属陶瓷增强耐磨复合涂层组织与耐磨性

, 黄继华 , 王立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6.03.008

利用等离子熔敷技术,以Fe-Cr-C合金粉末为原料,在调质C级钢表面制得了Cr7C3金属陶瓷增强快速凝固耐磨复合涂层.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测试了涂层的耐磨性.结果表明:等离子熔敷Cr7C3金属陶瓷增强复合涂层硬度高、组织均匀、与基材之间为完全冶金结合;涂层显微组织为规则块状Cr7C3金属陶瓷初生相均匀分布于Cr7C3与γ-Fe固溶体构成的共晶基体上;涂层在室温干滑动磨损试验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涂层磨损质量损失随载荷的增加变化十分缓慢,涂层具有优异的载荷特性.

关键词: 等离子熔敷 , Cr7C3 , 涂层 , 显微组织 , 耐磨性

空隙的传播与两相流相态非质性研究

, 周思怡 , 龚圣捷 , 周芳德 , 江志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以每秒高达30000次的采集频率,应用电导探针测量气液两相流中空隙的传播,对探针信号进行多尺度分析和频谱分析获得空隙的波速,发现空隙具有不同的波速并在稳定性曲线所包覆的拇指型区域内呈离散分布,甚至可逾越稳定性曲线.应用高速数字摄像对两相流的相态结构进行了观测,发现空隙波波速的多样性和随机的不稳定性根源于气液两相流复杂的细观非质形态.

关键词: 两相流 , 空隙 , 运动学 , 波速 , 质性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矾土质料的烧结性能研究

高长贺 , 李勇 , 孙加林 , 张军杰 , 张积礼 , 淑龙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2.003

将经湿法化以及真空练泥工艺生产的矾土质料生坯在1 100~1 600℃烧成,并在1 600℃分别保温1、4和7h,分析了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反应,研究了煅烧制度对质料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矾土生料经过一系列化处理后,使得水铝石和高岭石分布更加均匀,水铝石分解形成的α-Al2O3和高岭石分解形成的非晶质SiO2接触更加容易,从而加快了二次莫来石化的进程;2)升高温度时,矾土质料的体积密度增加,二次莫来石化程度增大,莫来石含量增加,莫来石相和刚玉相发育较好,最佳煅烧温度为1 600℃;3)适当延长保温时间可以促进矾土质料的致密化,但保温时间不宜过长,最佳煅烧制度为1 600℃保温4h.

关键词: 矾土质料 , 二次莫来石化 , 烧结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9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