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77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稀土磷酸盐RePO4(Re=La,Ce)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

王静 , 王昕 , 黄传顺 , , 郑秋菊 , 许继辉

材料导报

稀土磷酸盐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其中RePO44(Re=Ce,La)纳米粉体的制备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综述了LaPO4,和CePO4粉体的制备方法及其最近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化学沉淀法、水热法、固相法、溶胶一凝胶法以及微乳液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提出了通过微波辐射来合成纳米RePO4的方法.

关键词: 稀土磷酸盐 , 独居石 , 纳米颗粒 , 合成

纳米ZrO2与微米Al2O3复合陶瓷的断裂模式

王昕 , 于薛刚 , 单妍 , 孙勇 , 范文涛 ,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7.05.007

研究了两种微米Al2O3与纳米ZrO2复合陶瓷的裂纹扩展过程与显微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Al2O3晶粒内部形成纳米级或亚微米级ZrO2颗粒,是复合陶瓷的断裂模式从沿晶断裂向穿晶断裂转化的主因.ZrO2含量较低有利于Al2O3晶界迁移包裹纳米ZrO2形成内晶结构;而ZrO2含量较高使主晶相长大受到抑止,不利于形成内晶结构,趋向于沿晶断裂.裂纹穿晶扩展需要的驱动力比沿晶断裂大,故裂纹扩展阻力曲线的上升趋势更加显著.裂纹穿晶扩展路径主要取决于内晶颗粒产生的弹性应力场的性质.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ZTA陶瓷 , R曲线 , 显微结构 , 裂纹扩展

窗口分析法用于偶氮染料GC-MS重叠的解析

邵学广 , 李梅青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1.02.026

窗口因子分析法(SWFA)应用于GC-MS联用检测数据分析,并以两种偶氮染料3,3′-二氯联苯胺和4,4′-次甲基-双-(2-氯苯胺)重叠图谱为例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可直接进行目标组分的质谱分辨,得到目标组分的质谱图,进而得到该组分的色谱图。其结果准确、可靠。与窗口因子分析相比,窗口的选择更加容易,人工干预少,解析速度快。

关键词: 窗口因子分析 , 气-质联用 , 偶氮染料 , 重叠解析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坡密和胶

马维兴 , 姜焕清 , L C Liu , L S Kisslinger , L S Kisslinger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0.01.011

讨论了高能强-强散射过程中的坡密以及坡密的QCD内容.认为坡密有可能就是具有量子数IG=0+,JPC=2++的张量胶球ξ(2 230).用雷其化胶球模型计算了高能质子-质子散射截面和坡密-核子的耦合参数β.理论结果与实验的要求一致.

关键词: 坡密 , 张量胶 , 雷其理论

铝双晶晶界的内耗

关幸生 , 葛庭燧

金属学报

用受迫振动法测量了夹角为60°和129.5°的铝双晶的内耗,都观测到一个温度内耗,峰巅温度是200℃左右(频率1Hz)激活能为0.88eV对于这个内耗的机制做了初步解释。

关键词: 铝双晶 , grain boundary internal friction peak , activation enegry

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中的高温内耗

戴鹏 , 吴明在 , 宫晨利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6.006

采用不完全相变内耗(IF)测量法, 在Cu-Al-Ni-Mn-Ti合金马氏体相变中获得双内耗, 即低温内耗和高温内耗. 高温内耗主要出现在频率小于0.050 Hz的范围, 其位置对应于相对动力学模量的拐点位置; 高温内耗峰峰值在测量频率范围内与振动频率成反比关系, 满足经典的Belko和Delorme模型; 高温内耗具有明显的反常应变振幅效应, 其峰值随变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 这些都说明高温内耗的形成与相转变量有关.

关键词: 热弹性马氏体 , 内耗 , 高温内耗

Ag掺杂熔融织构YBCO效应研究

果红 , 张莉 , 丁世英 , 肖玲

低温物理学报

本文对Ag掺杂熔融织构YBCO材料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磁测量结果表明,Ag掺杂不会影响效应的产生,但能显著改变效应对温度和磁场的依赖关系;效应出现的磁场随Ag掺杂量的增加而增高,且适量的Ag掺杂使得高温下仍能出现效应.该研究表明,Ag掺杂可以作为显著提高熔融织构YBCO材料磁场下临界电流密度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使其在高场下的性能得以显著改善.

关键词: YBCO熔融织构 , Ag掺杂 , 效应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7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