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2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海藻/磷虾蛋白复合纤维结构与染色性能研究

杨利军 , 郭静 , , 张森 , 管福成 , 牟思阳 , 齐善威 , 李圣林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2.017

采用湿法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海藻/磷虾蛋白复合纤维(SA/AKP),用含有戊二醛的复合阻溶胀剂与酸性染料配伍使用对复合纤维进行染色,研究了上染率、色牢度、表观色深与染色工艺的关系以及染色前后复合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并通过FT-IR、SEM对复合纤维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具有沿轴向均匀分布的沟槽结构,截面呈椭圆形,酸性染料对SA/AKP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上染率达95.71%;耐水洗牢度达3级以上,K/S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之后K/S值随温度的升高增加较为缓慢,染色后纤维的力学性能损失率随染色温度的升高而减小,80℃染色时纤维力学性能提高了0.3%,初始模量略有降低为3.7%.

关键词: 海藻酸钠 , 磷虾蛋白 , 复合纤维 , 染色性能 , 上染率 , 色牢度

BF表面改性对BF//木复合材料胶合性能的影响

向艳艳 , 申士杰 , 靳婷婷

玻璃钢/复合材料

木质复合材料的胶合性能是结构用材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等离子体(PL)、马来酸酐(MA)、盐酯蚀(AE)和上述方法的组合对玄武岩纤维(BF)表面进行改性,以促进玄武岩纤雏增强竹木复合材料的胶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玄武岩纤维增强表面进行上述方法的组合处理效果较佳,BF//木复合材料胶合性能影响依次为MA550>PL550>AE550>KH550.其中: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组合处理后,复合材料的-纤维胶层的剪切强度达到8.64MPa,木-纤维胶层剪切强度达到8.47 MPa;-纤维胶层KH550和马来酸酐接枝组合处理后比只经过KH550处理的提高了50.45%,木-纤维胶层无纤维剥离.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 复合材料 , 马来酸酐 , 胶合性能

基于结构相似的CIE L?a?b?颜色信号向塞尔色序系统分级转换

叶程 , , 吴光远 , 朱明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63106.0626

针对传统数学建模法无法实现CIELAB颜色信号向塞尔色序系统精确转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结构相似的分级转换算法。首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CIELAB颜色系统与塞尔色序系统间的结构关系,接着在此基础上采用分级转换的方式先后得到CIELAB颜色信号对应的塞尔明度V、色调 H 和彩度C 三色标,并在第二级转换求色标H时使用了一种多次插值求最小色差的新方法,以保证算法的计算精度。对2735组检验样本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可靠性,并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图像颜色信号处理系统中。

关键词: 跨媒体 , 图像信号处理 , 颜色空间转换 , CIELAB颜色空间 , 塞尔色序系统

粉接枝改性及其对粉/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

余方兵 , 宋剑斌 , 吴秋宁 , 陈丽红 , 杨文斌 , 侯伦灯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法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到粉(BF)表面,并采用哈克微量混合流变仪及旋转流变仪考察了粉接枝改性前后对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影响.毛细管流变结果表明,粉/PETG复合材料属于假塑性流体,呈现剪切变稀的现象;应变扫描结果表明,与未改性粉/PETG复合材料体系相比,粉经接枝改性后其复合材料体系在更大的应变范围内属于线性弹性行为;频率扫描结果表明,粉的接枝改性处理有助于促进粉在PETG基体中的均匀分散.

关键词: , 接枝 , PETG , 复合材料 , 流变行为

无胶碎料板的性能研究?

吴新凤 , 徐剑莹 , 郝景新 , 廖瑞 , 钟柱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9.018

以3种不同形态的碎料为原料,不添加合成树脂,在不同热压温度条件下制备无胶碎料板,研究其性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热压温度的升高,3种无胶碎料板的内结合强度逐步增强,其中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最高;同时,丝状和颗粒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明显改善,190℃之前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吸水厚度膨胀率性能最好,190℃时丝状和颗粒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出现严重炭化现象使吸水厚度膨胀率优于片状碎料压制的板材;另外,丝状碎料压制的板材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大。碎料板的弯曲破坏模式主要包括下表面拉断、芯层剪切破坏,而拉伸破坏模式主要指中间芯层脆性断裂。

关键词: 无胶碎料板 , 碎料形态 , 性能 , 破坏模式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基于响应曲面优化法的重组热压工艺?

左迎峰 , 吴义强 , 肖俊华 , 李贤军 , 龙柯全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1.039

以3~4年生毛竹为原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中温固化酚醛树脂为胶黏剂制备重组.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法研究密度、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重组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优化的重组热压工艺.结果表明,对重组力学性能影响大小依次为密度>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最佳热压工艺条件为:密度为1.03 g/cm3,热压温度为121℃,热压时间为1.13 mm/min.此时静曲强度为160.39 MPa,内结合强度为2.583 MPa,与理论静曲强度最大值163.581 MPa和内结合强度最大值2.64299 MPa接近,说明优化结果可信.

关键词: 重组 , 中温固化酚醛树脂 , 热压工艺 , 力学性能 , 响应曲面法

重组柱偏心受压力学性能

魏洋 , 周梦倩 , 袁礼得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50703.002

为了研究偏心距对重组柱的偏心受压力学性能的影响,对6根不同偏心距的重组柱进行了偏心受压试验.结果表明:在偏心载荷作用下,试件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柱身中部竹材纤维受拉断裂;随着相对偏心距的增大,峰值载荷减小,而对应峰值载荷时试件的竖向位移和中部截面侧向挠度增大,弯曲变形越加显著,对应峰值载荷时,重组柱偏心受压试件的竹材压应变远远大于轴心受压试件,前者是后者的3.1~4.6倍,偏心受压重组柱的受压侧竹材的受压变形能力及强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基于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提出了重组柱偏心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重组 , , 力学试验 , 抗压强度 , 承载能力

造纸剩余物屑含量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及热性能的影响

羡瑜 , 王翠翠 , 王戈 , 任文涵 , 程海涛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10.011

为探索造纸剩余物屑高效利用新途径,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制备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质量分数屑对复合材料力学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屑质量分数为70%时,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较优;加入屑降低了复合材料起始分解温度,但提高了其高温耐烧蚀性;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结晶度随着屑质量分数的增加先上升后降低,当屑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最高,在承受动态载荷时刚性好,热变形小.

关键词: , 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 力学性能 , 热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