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85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苯胺的抗菌性及其机制

石南

材料研究学报

进行了聚苯胺溶出液、聚苯胺粉末和聚苯胺复合漆膜的抗菌性实验, 用FT--IR检测了溶出液的成分, 研究了本征态聚苯胺和掺杂态聚苯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枯草芽孢菌的抗菌性能及其随作用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与聚苯胺作用前后细菌的形貌变化以及聚苯胺的抗菌机制。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polyaniline , antibacterial , solvent , composite coating film , mechanism

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超高效亲水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鸡肉及其制品中的巴韦及其代谢物的总残留量

祝伟霞 , 杨冀州 , 袁萍 , 转莲 , 王彩娟 , 孙武勇 , 书胜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1048

建立了鸡肉及其制品中巴韦和磷酸化巴韦代谢物总残留量的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HILIC-MS/MS).样品采用含1% (v/v)乙酸的乙腈超声提取,于37℃条件下以酸性磷酸酶酶解,正己烷除脂后用C18与PSA填料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酰胺基超高效亲水作用色谱柱,在乙腈和0.1%甲酸组成的梯度洗脱流动相中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巴韦残留量在1 ~ 200μg/kg之间时,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LOD,S/N≥3)为1μg/kg,定量限(LOQ,S/N≥10)为5μg/kg,在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67.8%~112.7%,相对标准偏差为6.1%~13.6%.经测定多种实际样品,证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以满足日常鸡肉及其制品中巴韦及其代谢物总残留量的分析要求.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亲水色谱 , 分散固相萃取 , 巴韦 , 速成鸡 , 鸡肉制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肉中的巴韦和金刚烷胺

云环 , 崔凤云 , 严华 , , 何悦 , 朝晖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1023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鸡肉中巴韦和金刚烷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体积分数)三氯乙酸溶液-乙腈(1∶1,v/v)溶液提取,经Supelco LC-S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Acquity UPLC BEH HiUic柱(150mm×2.1 mm,1.7 μm)分离,以甲醇和0.1%(体积分数)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巴韦和金刚烷胺在10.0~1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方法的定量限(信噪比为10)为4.0 pg/kg,在4.0、8.0、20.0 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8% ~ 102.5%,相对标准偏差(n=6)在2.2%~7.6%之间.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鸡肉中巴韦和金刚烷胺的同时、快速、高灵敏度的分析检测.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巴韦 , 金刚烷胺 , 鸡肉

模拟腔液中铜腐蚀行为的研究

承典 , 徐乃欣 , 陆菊芳 , 丁翠红 , 杨秉炎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铜在模拟腔液中腐蚀后,溶液分析和表面膜阴极还原都证明,以离子形态进入溶液的铜在腐蚀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随溶液pH而不同。pH7时约占三分之一。当pH降低,这个比例明显增大。模拟腔液中溶解氧对铜腐蚀的影响,由于促进溶解和有成膜的两个相反的作用,在某个氧分压下腐蚀速度出现极大值,pH7和pH8时分别为0.12atm和0.06atm。根据铜的自然腐蚀电位随介质pH的变化,应用Cu-Cl-H2O的电位-pH图解释了这一腐蚀过程。

关键词: 铜腐蚀 ,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on device , E-pH diagram

胶西北前家—洼家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祝涛 , 杨斌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103

马虎沟测区位于灵北断裂带下盘,区内主干断裂为前家—洼家断裂,发育似斑状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 本次地表构造地球化学测量范围约15 km2 ,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858件,测试元素包括Au、Ni、Pb、Co、Mo、Sn、Zn、Ti、Cr、As、Sb、Hg、Ag、Cu、Ba、Bi、B、Mn、V等19种. Au元素异常沿前家—洼家断裂带及次级断裂分布特征明显. 分形分维统计表明,Au具有多阶段成矿的特征. 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本测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找矿标志为Au-Pb-Bi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2)和Y(i,3)异常. 结合地质分析,圈定找矿靶区5处.

关键词: 找矿预测 , 构造地球化学 , 多元统计分析 , 家—洼家断裂带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