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85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包头稀土精矿中钍的赋存状态研究

罗明标 , 郭国龙 , 郭国林 ,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0.03.028

采用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波谱和能谱分析技术,对包头稀土精矿中钍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稀土精矿中没有独立的钍矿石[方钍石(ThO2)、铁钍石(Th,Fe,Ca,Ce)(Si,P)(O,OH)·nH2O、钍石(ThSiO4)],而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稀土矿物(氟碳酸盐矿物和磷酸盐矿物).在浮选过程中,钍的独立矿物与含铁的矿物一起浮选出去.氟碳酸盐矿物主要有氟碳铈矿和氟碳钙铈矿,其ThO2含量可高达1.68%;磷酸盐矿物主要是独居石,其ThO2含量可高达1.67%.虽然稀土精矿中没有高含量的独立钍矿物,钍的含量依然高于文献报道中稀土精矿钍的平均含量(约0.2%).

关键词: 稀土精矿 , , 赋存状态

发酵罐补料法培养高密度氧化亚铁钩端螺菌

富梁 , 金卫根 , 梁华正 ,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6.09.011

研究了氧化亚铁钩端螺菌(Leptospirillums ferriphioum)发酵罐补料培养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pH为1.2,接种量为33%,充气量为6L/min,搅拌转速为450r/min时,培养30h后,用3ml/min的速度补料,补料1 500ml后,菌密度可达1.0×1010个/ml.

关键词: 氧化亚铁钩端螺菌 , 高密度 , 补料法

氟化钠和8-羟基喹啉联合掩蔽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的Sb(Ⅲ)和Sb(Ⅴ)

, 罗明标 , 刘海齐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6.030

研究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Sb(Ⅲ)时Sb(Ⅴ)及其他元素的干扰情况,选择了最佳掩蔽剂及测定条件,表明采用氟化钠和8-羟基喹啉联合掩蔽在3 mol·L-1的盐酸介质中可有效消除各种干扰,而且在测定过程中不会引起形态的改变,其检测限为0.1 ng·ml-1,加标回收率在92.2%~105.0%之间.

关键词: 氟化钠 , 8-羟基喹啉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 , , 形态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的匹克隆

杨丽君 , ROCHHOLZ Gertrud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3.017

建立了测定血清中匹克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血样用正丁基氯提取后进行色谱分离.采用的色谱柱为LiChroCART 125-4柱(LiChrospher 60 RP select B填料,5 μm,125 mm×4 mm i.d.),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 KH2PO4缓冲溶液(体积比为20∶80),紫外检测波长为254 nm.当匹克隆在血清中的添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μg/L,1!600 μg/L和6!400 μg/L时,血清中匹克隆的回收率分别是(73.4±3.2)%,(82.2±4.1)%和(90.3±4.5)%.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15 μg/L.方法适用于法庭毒物分析,简便、快速.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 匹克隆 , 血清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十八胺高温膜特性及膜形态

谢建丽 , 邓佳杰 , 胡家元

材料保护

十八胺(ODA)高温膜特性可为燃气机组停机保养过程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高压釜模拟350-560℃水汽环境,对燃气机组管材受热面ODA膜进行研究,探讨了各条件对成膜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DA最佳膜条件:80mg/L ODA,温度480℃,pH值9.5,恒温时间2h;560℃时形成的膜层也具有很好的保护性,表明不降温加入ODA进行停机保养也是可行的;所膜为含ODA的氧化铁层,ODA中N与Fe发生化学吸附形成保护膜。

关键词: 十八胺(ODA) , 膜特性 , 膜形态 , 耐蚀性

乳液涂料膜过程中膜助剂的挥发

殷耀兵 , 李国强 , 管文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08.006

膜助剂的水溶性、相对挥发速度影响其在涂膜干燥过程中的挥发.热失质量和激光粒度分析发现,膜助剂挥发过程分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膜助剂一方面挥发,另一方面因浓度提高而向聚合物粒子内部渗透,油溶性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快;在第二阶段,膜助剂的挥发受到膜助剂分子由聚合物内部向外扩散的控制,油溶性膜助剂挥发速度比较慢.由于膜助剂水溶性的这种差异,导致油溶性膜助剂容易出现缩边现象.这对于膜助剂的选用和减量增效,以及提高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膜助剂 , 水溶性 , 挥发 , 缩边

机械镀锌膜机理探讨

王兆华 , 杨瑞嵩 , 张鹏 , 元洪

材料保护

分析了目前对机械镀锌原理认识的合理性,提出了机械镀锌的膜机理是在腐蚀微电池的作用下,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区电沉积,溶液中的金属粉末在阳极区发生溶解,电沉积的金属膜助剂使金属粉末在基材上沉积.冲击作用在于搅拌溶液以减少浓差极化,使凝聚粉团变形利于膜,破碎枝晶,方便堆砌.机械镀的膜是化学电池产生的金属粉末的部分阳极自溶解和镀覆金属阴极电沉积的结果,从而将金属粉末和基体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机械镀锌 , 膜机理 , 腐蚀电池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8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