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6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Fe和Si杂质对Al-Zn-Mg-Cu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

张新明 , 余翠娟 , 胜胆 , , 张盼 , 王莹莹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3.10.00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Fe和Si杂质对Al-Zn-Mg-Cu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含量的增加降低了合金的淬火敏感性,用硬度表征时最大降低3.29%.随杂质Fe和Si含量的增加,Al7Cu2Fe相和Mg2Si相含量明显增加,消耗了基体中的Cu和Mg原子,合金的过饱和度降低,从而引起合金淬火敏感性的降低;同时粗大的Al7Cu2Fe相和Mg2Si相有利于再结晶核心的形成,增加了合金的再结晶晶粒和(亚)晶界数目,促进慢速淬火过程中η平衡相的析出.过饱和度对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大于晶粒结构对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

关键词: Fe和Si杂质 , Al-Zn-Mg-Cu合金 , 末端淬火 , 淬火敏感性

双级淬火对车身板用6016铝合金烤漆硬化效应的影响

, 唐建国 , 张新明 , 谈琦 , 王莹莹 , 邓运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硬度为主要表征手段研究双级淬火的中间淬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6016铝合金板材的时效及模拟烤漆行为的影响。采用DSC和透射电镜对比分析常规淬火和双级淬火对随后自然时效态样品与烤漆态样品纳米相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中间淬火工艺制度为(100℃,1 h),并且该工艺下合金自然时效过程性能稳定,但随后人工时效硬化速率大;双级淬火样品自然时效后表现出良好的塑性(δ>28%)、成形性(σ0.2<120 MPa,n≈0.24,r≈0.78)和模拟烤漆后强化能力(σ0.2>220 MPa,PBR>110 MPa)。双级淬火样品在100℃淬火时形成了均匀弥散并大于临界尺寸的Mg-Si团簇。这些团簇可抑制自然时效过程中小尺寸团簇的形成,从而保持这些样品的性能基本不变。这些团簇使得随后人工时效过程中β″相激活能由76.0 kJ/mol降至57.5kJ/mol,促进了模拟烤漆后形成的β″相的析出,从而提高双级淬火样品的烤漆硬化效果。

关键词: 双级淬火 , 6016合金 , Mg-Si团簇 , β″相 , 烤漆硬化效应

聚苯胺导电复合膜电化学制备及其性能

邓姝皓 , , 王彦红 , 王玉 , 吴松江 , 邬沛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电化学氧化聚合法,以硫酸和高氯酸为掺杂剂,制备出聚苯胺(PANI)/聚乙烯醇(PVA)导电复合膜,在此复合膜上再沉积一层很薄的银层,制备出具有高导电性的复合膜。研究了苯胺聚合时间、银沉积电流密度及银沉积时间和拉伸处理对复合膜电导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对复合膜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膜导电机理进行解析。结果表明制备的PVA-PANI复合膜电导率可达4.2S.cm-1,再经沉积薄层银后,其电导可显著提高至1136 S.cm-1。最优条件下制备的PVA-PANI复合膜为纤维状,银在此复合膜上沉积呈针状;PVA-PANI复合膜具有一定的结晶度,经拉伸后,其结晶度增大,复合膜电导得到提高,PVA-PANI复合膜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复合膜导电的基本原理是PANI与PVA互穿网络,并与银形成了三维导电网络。

关键词: 聚苯胺 , 复合膜 , 电化学制备 , 导电性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格效应对自紧身管残余应力影响规律的研究

马绍华 , 任安峰 , 李贵才 , 黄建文 , 董方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1.012

根据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特性,通过模拟实验,建立了以鲍格效应系数为函数计算自紧身管壁内任意一点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与以往不同的是利用炮钢材料的拉伸-压缩试样,通过拉伸-压缩实验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鲍格效应系数与壁内最大拉伸变形量的关系。在计算自紧身管残余应力时,鲍格效应系数不再被视为常量而被视为变量,因此,这就克服了以往鲍格效应系数取平均值所带来的误差。本文采用修正的Mises屈服准则以及形变理论,按广义平面应变问题,建立了强化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导出了具有应变硬化,鲍格效应系数被视为变量的强化材料液压自紧圆筒的残余应力公式。实验也表明:用鲍格系数为变量的理论模型进行炮钢材料自紧身管的残余应力计算更合理,更能反映自紧火炮身管的实际状态。

关键词: 格效应 , 自紧身管 , 残余应力

黑龙江鸡东五铂钯铜镍矿床的铂钯元素赋存规律

全传顺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406

铂钯铜镍矿床位于敦密断裂南东侧的凯地体内,矿床内不仅含有铜镍钴矿体,同时含有贵金属铂钯矿体。通过对铂钯元素在岩石、矿石及矿体中的物相分配、赋存规律的研究,发现矿体中贵金属钯铂主要以2种形式赋存,即矿物相及类质同像,且类质同像又分为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造岩矿物及氧化物中的类质同像。研究表明,钯铂主要以矿物相存在,硫化物中的类质同像次之,造岩矿物及氧化物中类质同像的赋存形式较少。

关键词: 铂钯元素 , 矿物相 , 类质同像 , 赋存规律 , 黑龙江鸡东

特钢连铸中间罐快换的生产实践

乐东 , 李英武 , 李彦军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5.05.005

特钢"四位一体"短流程生产线2002年11月热试车以来,为了早日实现达产、达效,进行了连铸中间罐快换试验.本文从工艺准备,操作过程控制等方面,介绍中间罐快换的生产经验.

关键词: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铁矿1主井施工突水治理工程实践

翟会超 , 南世卿 , 胡巍巍

黄金 doi:10.11792/hj20150110

针对田铁矿1#主井井壁突水情况及井壁裂隙破碎带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在出水点埋设3根导水管将井壁涌水引入工作面水窝,再浇筑混凝土井壁形成支撑结构防止围岩失稳、裂隙扩展,最后待浇筑混凝土养护后对其壁后注浆封水的突水治理方案。其中,壁后注浆采用上行式注浆,由下而上逐步推进注浆封水,注浆孔分3层上下菱形交错布置。经过井壁突水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田铁矿1#主井井壁裂隙破碎带涌水从最初的64 m3/h降到近20 m3/h,对井壁涌水起到了封堵作用,有效保障了后续井筒下掘施工的安全。

关键词: 竖井 , 壁后注浆 , 导水 , 井壁支护 , 稳定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