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
杨惠芳
,
白继海
,
武克忠
,
刘晓地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2.014
采用TG-DTG技术研究了钨酸钠二水合物在静态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及动力学, 其热分解呈现一步脱水过程.运用Malek等提出的热分析动力学数据处理方法, 确定了脱水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为SB(m, n), 并求得相应动力学参数, 活化能E为91.32 kJ·mol-1, 指前因子lnA为29.65.
关键词:
钨酸钠二水合物
,
非等温动力学
,
脱水过程
武克忠
,
赵可新
,
刘晓地
,
赵娜
,
韩铁城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2.009
合成了两种具有层状钙钛矿结构的热致相变材料四氯合锌酸十二铵(n-C12H25NH3)2ZnCl4和四氯合锌酸十六铵(n-C16H33NH3)2ZnCl4,并在两种材料的乙醇溶液中结晶出一系列C12Zn-C16Zn二元体系.利用差热分析(DTA)和X射线衍射技术进行测定,构筑了C12Zn-C16Zn二元体系相图.在实验相图中确定了新的化合物(n-C12H25NH3)(n-C16H35NH3)ZnCl4的存在,并确定了两个不变的共析点,共析点温度分别为70和73℃.与同类体系的其他相图相比,在此相图的左右边界存在端际固溶体(α和β)和中间区域存在非化学计量相(γ).
关键词:
四氯合锌酸十二烷基铵
,
四氯合锌酸十六烷基铵
,
相图
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刊2012年第五期第801页刊登了熊晓英等作者的论文,这是本刊编辑部自创刊以来收到的第一篇这样的论文,该文对本刊在材料科学期刊中所处的地位及面临问题、发展方向作出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与指引,均使编辑部成员十分感动。今年恰是本刊创刊30周年纪念,谨以此《编后记》供奉广大读者,
关键词:
科学评价
,
论文
,
作者
,
务实
,
科学期刊
,
编辑部
,
创刊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张书政
,
龚克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3.030
地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无机聚合物材料,是碱激活胶凝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由于其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使得地聚合物材料在众多方面具有比高分子材料、水泥、陶瓷和金属更高的高温性能和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地聚合物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三废排放量都非常低,材料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很好地被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本文结合本研究室在改性方面的工作,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历史、反应机理、结构与性能关系、生产工艺及其特点、理化性能及其应用和性能缺点及其改性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我们提出地聚合物材料是兼顾社会发展和减轻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较理想的对策.
关键词:
地聚合物
,
绿色环保材料
,
聚铝硅酸盐
,
三维网络结构、高温高强材料
金属学报
<正> 我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无论从冶铁业的规模、冶铸技术的进步还是铁器的广泛使用,都明显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于以后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冶铁技术在西汉时期迅速发展,首先是由于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加之公元前二○九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揭
关键词:
李松
,
陈玉龙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7.06.014
地聚合物是一类新型高性能无机聚合物,由于其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使得地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机械性能.而且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三废排放量都很低,材料对环境友好并可回收再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地聚合物材料的性能和微观组织,其中L26、L15、L21的弯曲强度分别为26.1MPa、33.5MPa、32.8MPa;压缩强度分别为49.3MPa、18.5MPa、25.8MPa,经900℃2h煅烧后L21的弯曲强度为20.7MPa,压缩强度为39.1MPa.
关键词:
地聚合物
,
无机聚合物
,
多硅铝酸盐
,
高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