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钒渣钙化焙烧烧结现象研究

王春琼 , 武汉 , 恢前 , 朱福平 , 张林 , 孙玉中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6.002

钒渣钙化焙烧物料烧结,造成钒渣转浸率低,严重时将阻碍生产顺行.对钒渣钙化焙烧过程中物料烧结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超过焙烧产物熔点时,低熔点物质由固相向液相转化,随着回转窑转动发生剧烈翻滚,形成直径较大的球状烧结料;焙烧温度和混合料中磁性物是影响物料烧结的主要因素;焙烧温度高于900℃,烧成带距离延长,低熔点物质拥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较多的液相,发生烧结;混合料磁性物含量高,焙烧过程中氧化放热所升高的温度与焙烧温度发生叠加,局部温度可达1 000℃,使物料烧结严重.

关键词: 钒渣 , 钙化焙烧 , 烧结 , 温度 , 磁性物

武汉科思特仪器有限公司

腐蚀与防护

武汉科思特仪器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电化学科学仪器以及工业腐蚀监测仪器的技术研发和制造。公司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研发实力,在电化学研究方法上积淀了较强的创新实力,

关键词: 监测仪器 , 武汉 , 华中科技大学 , 工业腐蚀 , 科学仪器 , 化学研究 , 电化学 , 研发

宗昌等《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核》一文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判别分析研究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江津、武汉、宜昌大气腐蚀预测方程的建立

明辉 , 张晓云 , 赖俊滨 , 萧红烨 , 胡兵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大气腐蚀测量仪在武汉、江津和宜昌进行半年至一年的连续监测,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ACM仪的年腐蚀量与显著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方程,根据ACM仪的年腐蚀量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大气腐蚀性差异. 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null , null

武汉地区A3碳钢大气腐蚀研究

曹献龙 , 萧以德

材料导报

研究了武汉地区A3碳钢大气腐蚀的ACM电流、相对湿度及润湿时间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同步获得的试样失重和ACM电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CM电流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相似;润湿时间为RH>60 %或电流大于6×10-8 A的时间;试样失重与ACM电量之间存在固定关系,即电池因子CF=0.17.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大气腐蚀监测仪 , 润湿时间 , 电池因子 , 电偶电流

江津、武汉、宜昌大气腐蚀预测方程的建立

明辉 , 张晓云 , 赖俊滨 , 萧红烨 , 胡兵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4.04.015

利用大气腐蚀测量仪在武汉、江津和宜昌进行半年至一年的连续监测,根据所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ACM仪的年腐蚀量与显著环境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方程,根据ACM仪的年腐蚀量定性地分析了不同地区的大气腐蚀性差异.

关键词: 大气腐蚀 , 预测方程 , 环境因子

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多元统计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钢铁材料在武汉长江中的现场腐蚀试验结果

黄桂桥 , 杨朝晖 , 周学杰 , 韩冰

腐蚀与防护

通过现场暴露试验,获得了7种典型钢铁材料、碳钢/不锈钢、碳钢/铜偶对在武汉长江中的腐蚀结果,总结了它们的腐蚀行为.HT200、QT500-7、Q235、16Mn在武汉长江中有较高的腐蚀速率和较重的点蚀.QT500-7的耐蚀性好于HT200.在武汉长江中暴露4年,304、316L没有明显的腐蚀,430有较轻的点蚀.在长江水中Q235与304或T2偶合,电偶腐蚀较重.

关键词: 钢铁材料 , 淡水 , 腐蚀 , 长江

武汉上空潮汐波活动的全天时钠激光雷达研究

卢洪辉 , 杨国韬 , 王继红 , 程学武 , 龚顺生 , 李发泉 , 杨勇 , 正宽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13.01.004

通过武汉物理与数学所的白天钠激光雷达,对武汉(30°30′N,114°E)上空的钠层昼夜变化特性及潮汐波活动进行了观测.在一次持续时间超过两天的观测中,钠层表现出了很强的日周期变化特性,钠层的柱密度、层宽度、质心高度都呈现出24 h的变化周期.各个高度上的钠层密度变化也呈现出清晰的24 h下行波的相位传播现象.这些结果都可以归因于一个显著的日潮汐波扰动.从观测数据中提取出来的潮汐相位与GSWM00模式符合得很好.在其它的三个短时间白天观测中我们也观察到了显著的钠层日周期变化,而平均钠层日变化呈现出了显著的日潮汐波传播结构.这个结果与已有的报道很符合,即日潮汐波是武汉上空主要的潮汐波.

关键词: 激光雷达 , 白天观测 , 钠层日变化 , 潮汐波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1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