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茂公
,
亢若谷
,
王云坤
,
张家敏
,
刘珂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3.01.006
对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的可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预成形坯材料在锻造过程中出现裂纹的问题,制定了预成形坯材料相对密度对可锻性的影响,打击能量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应力状态对预成形坯材料可锻性的影响,预成形坯材料的高径比对可锻性的影响四种实验方案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使用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对低塑性的弥散强化铜材料进行锻造加工,可以大大改善材料的工作性能.
关键词:
弥散强化铜
,
可锻性
,
材料
徐祖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刘文中,关于贝氏体形成机制,包括形核过程的文献很少被引述。作者(刘等)的主要论点为贝氏体铁素体以无扩散、非切变机制在奥氏体内贫碳区形核,并未引述形成贫碳区的必要条件。本文作者强调,在钢及铜合金中,不可能由Spinodal分解和位错偏聚形成贫溶质区。刘等的理念未得到先进理论观点和精细实验结果的支持。在刘文中,据此对临界核心大小和形核能的计算并无显著意义,期望青年学者对贝氏体相变机制作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贝氏体形核
,
扩散机制
,
切变机制
,
贫碳区
蔡敏敏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承焕生
,
郭敏
硅酸盐通报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张公巷窑青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判别分析
肖朋飞
,
赵红梅
,
李融武
,
赵文军
,
李国霞
,
赵维娟
,
承焕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技术测试了34个汝官瓷样品、30个蓝色系列钧官瓷样品(不含红釉系列)和17个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根据这些样品的主量化学组成含量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汝官瓷、钧官瓷和刘家门窑青瓷的釉样品能够较好的区分开;但是3种瓷胎并不能很好的分开.
关键词:
汝官瓷
,
钧官瓷
,
刘家门窑青瓷
,
PIXE
,
因子分析
彭静
,
李玉平
,
竺保成
,
李朝阳
,
张建琪
硅酸盐通报
以Fe2O3、MnO2、Cr2O3等为原料,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棕色尖晶石色料.讨论了合成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合成产物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呈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合成过程中,1100℃下保温10 min就可得到晶粒尺寸较小、形貌规整、分布均匀且呈色性能较好的棕色色料,其主晶相为Mn1.5Cr1.5O4、MnFe2O4和Mn3O4;合成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可使色料的红度值a*增加、明度值降低,但保温时间过长又会影响色料的呈色质量.本文的实验表明,1100℃,保温10 min的条件所制备的色料呈色性能最佳.
关键词:
色料
,
微波合成
,
呈色
吴小琴
,
罗晓平
,
陈同彩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0.06.017
采用Ce(SO4)2·2(NH4):SO4·4H2O或(NH4)2Ce(NO3)6和工业氯化物镨溶液作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新的喷打用红色陶瓷表面装饰墨水.考察了不同含铈试剂和不同烧结温度对呈色的影响,并用XRD对烧结物进行了表征,以探讨其呈色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含硫酸铈铵的墨水在最佳烧结条件下可呈现出玫瑰红色;含硝酸铈铵的墨水,煅烧后显紫红色.当x=0.15,0.25,0.35时,呈色与x值无关.
关键词:
陶瓷表面装饰墨水
,
Ce1-xPrxO2
,
呈色机理
,
喷墨打印
王邓
,
朱聪旭
,
徐辉
,
刘鹏
,
郑直
,
冯铭华
硅酸盐通报
在钧瓷基釉中加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物,采用马弗炉、微波烧结炉及工业窑炉烧制钧瓷样品,设定相同烧成制度,研究在不同烧成设备条件下对变色钧瓷釉层的显微结构及呈色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釉层的物相组成及显微形貌;通过CM-2500C分光测色仪研究钧瓷的变色效果.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稀土金属氧化物后在微波烧结炉中烧成,得到的钧瓷样品效果较好.三种不同窑炉烧成条件下的钧瓷样品均有明显析晶现象,变色效果明显.
关键词:
烧成窑炉
,
变色钧瓷
,
呈色
,
显微结构
王莉丽
,
王秀峰
,
刘派
,
王浩
,
伍媛婷
人工晶体学报
以粒径为340±1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原料,采用垂直沉积法制备了蓝色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通过研究不同组装容积对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的微观形貌和宏观呈色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制备大面积蓝色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的方法.结果表明,当聚苯乙烯乳液浓度为0.1wt%,干燥温度为40℃,自组装容积为50 mL时,所得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呈现高质量的密排六方结构,宏观上呈现均匀明亮的蓝色,该蓝色具有一定的角度依赖性.研究发现,采用该方法制备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时,在基片上和玻璃器皿壁上同时进行着垂直自组装.同时,在玻璃器皿底部也进行着蒸发自组装,形成了较大面积的蓝色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有望为制备大面积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膜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胶体晶体
,
垂直自组装
,
蒸发自组装
,
蓝色
朱聪旭
,
刘鹏
,
李吉彬
,
法文君
,
冯铭华
,
郑直
硅酸盐通报
在基体釉料中掺入微量稀土金属氧化钕,采用氧化、还原两种釉烧气体氛围,设定相同的温度控制工艺,研究在不同气氛下氧化钕的添加量对钧瓷釉层的微观组织及呈色影响.通过对釉料进行差热热重分析(TG-DSC),确定升温工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X)研究釉层的物相及微观组织形貌;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稀土金属氧化钕含量及气体氛围对钧瓷釉层呈色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添加氧化钕后,不同气氛下钧瓷的呈色不同,氧化气氛下呈蓝色,还原气氛下呈青绿色;釉层中均产生硅钕酸钙析晶,钧瓷呈色是Mie散射和Reyleigh散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氧化钕
,
呈色
,
微观组织
,
釉层
,
钧瓷